莫让网络灰霾污染了孩子眼睛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季先生有一段相声,讽刺那时电影中亲热接吻的戏太多,冲破了传统道德底线。于是乎,村里在放电影时,每出现搂抱亲嘴的镜头,村干部就喊“老乡们,闭眼吧”。
时光飞转到网络信息时代,在赤裸裸的色情引诱充斥网络空间的今天,如若再想让人闭眼就更难了。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世界因网络而精彩,同时也因网络而无奈。在海量繁杂的网络信息中,常常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形成浓重的“网络灰霾”,给社会带来精神污染,特别对自幼在网络中泡大的“网络原住民”危害更大,令人无数家长忧心忡忡,成为社会的痛点。
“网络灰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色情引诱。一些网站以低俗色情为卖点,靠传播带有色情色彩的网络游戏、漫画连载、动漫视频和低俗网络文学吸引人气,增加点击量,一些赤裸裸的色情画面和提示语言时常弹窗跳出,让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难于抵挡诱惑,从而沉迷其中。二是网络暴力泛滥。一些充斥着暴戾之气的网络游戏或图片、视频,很容易让猎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产生“高频度刺激”而仿效之, 进而产生“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由于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有些犯罪分子便通过QQ、微信、陌陌及各种交友网站,实施抢劫、强奸、勒索、非法拘禁等恶性犯罪,后果十分严重。
为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国家网信办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即铲除网络上的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空间,让孩子们远离有毒有害信息,在充满正能量的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这对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没有青少年的安全成长环境。为此,网络安全教育绝不是一件小事,必须从孩子抓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合而为之。一是要通过国家的净网行动,铲除不良网络信息,惩治相关违法企业,发挥相关社会组织作用,改善污染社会环境的网络土壤,给网民营造清澈明净的网络空间。二是要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之列,通过课堂灌输、课外宣传,让青少年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帮助青少年正确看待网上不良信息,掌握识别网络风险的能力,并学会正确的交友方法。三是把引导孩子正确上网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家长,应经常注意孩子上网浏览的内容,对孩子参与的不健康、不文明网上活动,应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加以制止;同时,要注意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合理安排其上网时间,避免孩子长期独自使用网络,并注意其使用手机上网的情况,随时矫正其思想行为偏差。
总之,处在互联网时代,当网络不可避免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原住民”也越来越多时,如何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防范各种网络侵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国家的法治、政府的管理,到学校的德育、家庭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祖国美好未来,快快行动起来吧!(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