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三大理念”助北京申冬奥成功
心中早有一种愿望,北京曾举办了无与伦比的2008年夏奥会,如果再举办一届不同凡响的冬奥会,那岂不好事成双、两全其美了。现在随着决定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时刻日渐临近(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投票产生),北京极有可能圆了冬奥梦。如果申办成功,北京将成为第一个先后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那是相当的牛!
一个冬奥会,仅剩下两个申办国,这是天赐的良机呵!如果当初申奥的六个城市没有中途退场,都来力拼这届冬奥的主办权,北京的胜算要大打折扣。如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同中国的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竞争,我们成功的概率则要高得多。当然了,我们无意把阿拉木图同“京张”作比较,各有各的优势,但我们信心满满,这一点你懂得。
眼下,国际奥委会在结束了对阿拉木图的考察之后,正在对京张两地进行评估考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考”,是京张证明自己的时候了。此时,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免有些紧张甚至忐忑,但我们更需要自信和淡定,毕竟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三大理念”非常契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思路。
先说“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我们将在运动员训练、比赛、交通、住宿、餐饮、医疗、文化交流等环节提供一流服务,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发挥,实现梦想。这一点,北京夏奥会就是最好例证,在此基础上,冬奥会只会做得更好。
再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已把“北京2022”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地区长远发展规划,推动冬奥会申办、筹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如今,申奥尚在路上,已开始尝到甜头。比如随着张家口国际知名度的提高,仅去年一个雪季到张家口滑雪的游客就达140多万,投资者纷至沓来,冰雪产业迅速崛起,就业机会大幅扩大。与此同时,在申奥的推动下,去年全市造林130万亩,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加大了治污力度,去年空气达标天数达到了315天,在长江以北的37个监测城市中排名第一。对于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则可由冬奥的体育层面,延展至生态、交通、产业、民生等诸多领域,对于京张高铁的开工建设、大气质量的联动治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搭建,等等,都是一种有力的推进。
最后说“坚持节俭办赛”。举办冬奥会除再建一座速滑馆外,其余所有冰上比赛都可在现有的4座奥运比赛场馆进行,分别是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优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能容纳8万人的“鸟巢”可举行冬奥会开、闭幕式。同时,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众多配套设施,均可用作冬奥。如此一来,投资必然大大减少,再加上以市场为主渠道集运行资金,办赛成本和建设成本就没多少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具有筹办大赛的丰富经验,张家口拥有天然雪上资源,并已开发出很多家大型滑雪场,双方优势互补,彼此借力。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无疑也可大大减少办冬奥成本。
总之,我们对申冬奥信心十足,热情满怀,翘首以待,愿“三大理念”助北京成功。(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