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计公交调价:既要涨的合理,又要补的到位

(2014-07-16 07:29:13)
标签:

杂谈

公交

地铁

公交票价

出行

分类: 时事评论

京城公交调价要涨的合理补的到位

    生活在北京,如果你偶尔乘坐公交,对票价问题或许不那么敏感,很少有人会把块儿八毛当回事。然而,如果你天天乘坐公交上下班,且路途较远,对价格的变动就会十分敏感。中国素有“聚沙成塔、积腋成裘”之说,每天乘车多付费三五块钱,常年累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单看这笔开支或许也没啥大不了的,但若将之同高房价、高学费等各项开支捆绑在一起,对平头百姓可是够受的。这不,北京公交调价的事刚一露头儿,公众的敏感神经便被牵动起来,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据悉,市发改委网站征求公众意见的页面,一度因访问量过高而瘫痪,足见公众的参与热情之高,体现出百姓对切身利益的关切程度。

    从目前情况看,公交调价势在必行,对于地铁和地面公交票价上涨之事,公众并无太多异议,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2元地铁及地面公交车刷卡4角的优惠之所以难以为继,一方面是因为公共财政吃紧。据悉目前北京地铁每公里建设成本高达10亿元,未来6年地铁建设约需再投资4000亿元,而现在地铁2元一票的计价方式,和北京地铁越来越高的投入相比,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另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公交票价与交通需求之间出现的扭曲性错位,进而阻碍了首都交通环境的改善。最明显的特征是,早晚高峰时段地铁人满为患挤破头,而选择地面公交或骑车出行的人有减无增,即便是上班路途很近的人们也乐意同地铁“较劲”,地铁似乎成了一块“唐僧肉”,除了享受公车的人或有条件私驾的人,谁都想分享这场“人体盛宴”。

    由此看来,地铁涨价无可厚非。当然了,涨幅有多大?是分段计价、按里程收费,还是采取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计价方式?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票价一定会涨,出行成本会比现在高出不少。

    的确,地铁2元票价及过低的地面公交票价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但我最想说的是任何一项改革都应该本着社会公平原则,绝对不应伤害弱势群体利益,或者说不让经济困难群体雪上加霜。从世界范围看,公共交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公益性与经营性并存,在价格确定上如何处理好政府、企业、个人的关系,找到最佳平衡点,既要体现“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又不能因定价过高,与增进社会公共福利的初衷悖离。这确实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从乘坐公交的群体来说,可以说具有相当的广泛性,老的少的,上班的退休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从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发展方向看,老年人免费乘坐地面公交 、学生享受优惠票价还会很好地坚持下去,现在最为纷繁复杂的是上班族,他们也是最大的乘坐群体,这个群体的个体之间其情况又千差万别,有的居住地距单位近,只有一两站地的路程;有的居住地距单位远,往返之间,一天要换乘N次公交、跑上两三个小时。再说出行方式,有的出行有公车享用,有的开私家车,有的骑行或步行,有的则除了公交还是公交,其出行消费状况自然差别很大。对此,市人大代表、地铁方面负责人在对公交票价改革建言献策时,都提到了上班族的通勤补贴和优惠问题,如对距离不等的上班者,给予不同数额的交通补贴、打折优惠等,以减轻其的经济压力。

    上述办法,在京的很多单位都已实行多年了,群众反映不错,远比单位发通勤班车效果好的多。因为在居住高度分散的北京,单位班车很难惠及多数干部职工,“走形式、做样子”的成分居多,其成本费用却不低,这一点大家都懂得。为此,取消单位班车,给上班族以适当的交通补助,才符合最广大干部职工利益,必然事半功倍。不是吗?!(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