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自来水管流淌多少情和爱

(2014-06-20 14:43:40)
标签:

杂谈

南水北调工程

京城

人均水资源

流淌

分类: 世相评说

北京的自来水管流淌多少情和爱

    虽然大片大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北京城市的“大饼”越摊越大,越积越厚,但2100多万的常住人口及潮水般涌来的流动人口,仍让这个城市不堪重负,连享用一泓清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为一种奢侈。

    我时常在想,诺大的首都城市,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根的自来水管道,如果把它们绑在一起,计算它们的总和,其口径之大怕是要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断面,每天从这个“口径”里要流淌掉多少自来水?

    缺水似乎已是北京永远的“主题”。地处干燥北方,连年的干旱少雨,使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1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20,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80,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北京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下降,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很难想像,北京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工程,可怕的水荒也许很快就会笼罩这座特大城市,那时我们想必哭都来不及!

    幸好南水北调工程就要开闸放水了。今年汛期过后,历经十余载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向京、津、豫、冀4省市的20多个城市供水。今后,每年将有10亿立方米以上的长江之水源源不断注入京城,润泽首都人民。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要知道这南来的一泓清水可不是白给的,有一串数字颇为震撼:南水北调工程这一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供水工程,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仅东、中线一期工程移民就达44.5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最多一年动迁安置18万人, 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数字的背后,凝聚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和各级政府执政为民之理念,饱含着水源地及沿线人民顾全大局、舍家为国、支援首都的无私情怀,也渗透着工程建设者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

    一箪食,一瓢水,当思来之不易。对于生活在京城的人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通过珍惜每一滴水来回报这泉涌之恩。再说了,这每年流入京城的10亿立方米的南来之水,听起来数目挺大,但对诺大的北京来说,水资源匮乏的状况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改变。为此,我们对水的使用除了珍惜还是珍惜,不仅要管好自家水笼头,节约用好每一滴水,更要管控好公家的水笼头,不要让珍贵的水资源挥霍浪费掉。

    日常生活中,洗衣、做饭、洗澡、冲厕所……那一项都离不开一个“水”字,那一项都有省水窍门和节水空间,关键看我们是否用心节水,付诸于行。为倡导节约用水,北京实行“阶梯式水价”,然而,这对于穷人管用,对富人未必起作用;对于自家用水管用,对于公共用水则没有多少约束力。为此,爱水惜水理应成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理念,在家里家外、细微之处时时体现。这是一种社会文明,也是老天爷对我们的善意约束,不可不为也。(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