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供暖“煤改气”:今冬雾霾,这事不赖我
在我的印象中,供暖锅炉房是一个煤炭堆成山、烟灰弥漫、煤渣遍地的地方,可是到了位于海淀区清河的科利源供热厂,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整个厂区干干净净,没有堆放物,找不到脏乱死角,也听不到任何噪音。锅炉房里,一字排开的10台崭新的燃气锅炉,取代了原来的燃煤锅炉,里里外外一尘不染,置身其中仿佛在观看某个大型展览活动。
据该供热厂的附近居民讲,往年冬天,只要一看到锅炉房的大烟囱冒烟,就得赶紧收衣服,要不然衣服上就得落一层煤灰。此外,运煤时,几十吨的大卡车能排满一条街,不但噪音扰民,而且还造成交通拥堵。
今年,该锅炉房成为热力集团最后一批进行煤改气的锅炉房,此前的5台35吨的燃煤锅炉已经下岗,取而代之的是10台20吨的新型燃气锅炉。改造后的科利源供热厂的供热能力可以达到215万平方米,减少燃煤用量4万吨,排放烟尘基本为零,减少二氧化硫280吨,减排烟尘70吨,将大大改善该地区冬季的大气环境质量。
连日来,浓重的雾霾再次笼罩北京,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可据北京市供热系统的同志讲,今冬雾霾是挺烦人,但这事儿不赖“供热”,因为北京市特别是城六区冬季供热,基本上都已经“煤改气”或“煤改电”了,在现有条件下,几乎将供热对天气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他们还列出了一串数字:今年城六区完成了115台燃煤锅炉的燃气改造,可实现消减燃煤60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硫1680吨,烟粉尘1392吨,超出计划任务量15%,有20万户以上居民的供暖方式由过去的燃煤锅炉改为天然气或热力等清洁能源,供暖建筑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而随着今年核心区4.4万户民居煤改电,蜂窝煤将减少使用约4万吨。两者相加,今冬北京市燃煤可减少近64万吨,对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无疑将起到积极影响。
由此看来,北京冬季供热决定将减排进行到底,这是对伏雾霾的最有效手段。可是,我们必须看到,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天气、地理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生产、生活等人为因素影响。就在一个月前,国家环保部和京、津、冀、鲁、晋、内蒙古等六省区市开会,出台了诸多治理雾霾的举措,提出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关停多少厂矿,治理多少黄标车等等。不过,空气污染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做长期鏖战的准备。
同呼吸,共责任。面对空气污染,政府已经“多管齐下”地行动了,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少吃一次烧烤、少产生一袋垃圾,都是改善空气的一种努力,如果每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以中国13亿人口之众,“涓涓细流”将会汇成环境改善的“滚滚洪流”;只要坚持下去,共同治霾,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自由畅快的呼吸,便不再是梦,而会成为我们生命福祉的美丽底色。(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