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nglish,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10-28 07:35:28)
标签:

杂谈

董聚山

幼儿园

模式

中国人

English,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中学时,英语成为我通向高考之路“拦路虎”。并非我学习不用功,而是分数不给力,每看到有的同学叽哩咕噜、颇有心得地操练英语时,我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谁让我对“洋话”天生迟钝呢?学英语对我而言无疑是“土包子”受“洋罪”,苦不堪言。

    English,我的不行,但语文是咱的强项呀!这不是吹,每次上语文课,我都像听说书似的津津有味,课后不用复习,考试总能位居班级前茅。最让俺骄傲的是,高中时的一次语文课上,敬爱的语文老师齐省斋先生,别出心裁地把我请到讲台,他从中学课本的所有文言文中,挑出十个最为生僻的字请我书写在黑板上,结果我几乎不加思索地工工整整地全部书写正确,此时惊愕的不仅仅是齐老师,全班同学都同时张大了嘴巴。这事在全校传为美谈,后来齐老师在为学生上课时,时不时地拿这事儿勉励大家。

    我这里最想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天赋秉性不一样,兴趣爱好各异,不能拿英语这一把尺子来量每个学生的长短,更不能把英语成绩作为中考、高考的“致命分”,这样很多聪明的孩子就会因对英语“水土不服”,而被拌倒在前进的路上。我当年就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高考以9分之差而落榜,从而成为一生的遗憾。

    我想说的另一层意思是,英语并非一点也不重要,以中国之大,十几亿人口中,对英语感兴趣的孩子比比皆是,能有百万、千万的中国人喜欢和擅长英语也就够了,不必苛求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都那么高。如果英语人才太多也是浪费。按以往的高考及考研模式,每个学生都要求英语过关,不管你对英语有没有天分和悟性,也无论你喜欢还讨厌,都要绑在一棵树上,这样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抑制了很多孩子在其它课目上的发挥,是非常毁人的。

    众所周知,一代伟人毛泽东似乎不太懂英语,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伟人,他在文学、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造诣和成就,堪称一座令人仰视的大山,千百年无人能及。他的政治对手蒋介石先生对洋文同样不感兴趣,不过他的夫人宋美龄感兴趣,她以一口娴熟流利的英语,成为蒋公外交的左膀右臂。由此可以推论,凡干大事、成大业者,不一定门门学业优良,也不一定干什么工作都出类拔萃,关键是学其所好,用其所长,把自己的天分和优势发挥到极致。

    回过头来,让我们聚焦北京市的中考和高考改革,语文分值都有大幅提高,英语分值则有大幅下降,并打破一考定终身现象。这应该说是中国教育的理性回归和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方面突出了汉语母语的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一方面把很多孩子和成年人从英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高考、中考甚至上小学、进幼儿园考试,英语分数不再成为“致使分”和“硬杠杠”,让学生把“磨刀”之功多用于最能发挥潜能和特长的地方,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科学成才,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教育资源,并反过来强化国民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全民受益呀!

    在此,我们为北京敢为人先、引领文化复兴潮流之良举拍手叫好。北京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善之区,在教育改革上理应走在全国前面。愿北京的教改成为“报春之鸟”,引来百花盛开的满园春色!(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