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鸟巢”,听于丹、纪连海讲故事

中秋节,适逢北京国际图书节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旁举办。“名人大讲堂”,纪连海、于丹、朱向前等文化名家依次亮相,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聆听。

纪连海:《贪官之路》

纪连海主讲的题目是《贪官之路》,以其一以惯之的讲述风格,将和珅的“传奇”一生和盘托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和珅如何从家道中落、名落孙山的失意者,蜕变成八面玲珑、疯狂敛财的大贪官。或者说,为你解开“历史的最大贪官是如何炼成的”之谜。和珅并非天生就是贪官,在他数十年的官场生涯里,才华横溢的他曾经很优秀,很出色,很清廉,他最得意时,同时拥有五十多顶官帽,且头衔大的惊人,一个大清帝国几乎没有他管不了地方。这种权力和地位,仅靠权术和谄媚怕是难以达到的,足以说明其才干相当了得。说到钱财,他的几十顶官帽可不是徒有虚名,每顶官帽都享受不少俸禄,这些薪水加在一起非常可观。同时,他还是个生意精,其名下的当铺、运输等买卖做的特别大,这足以说明其爱财、贪婪的一面,人在官场,又官居要职、身兼数职,贪污受贿也就不可避免了。其实,当朝的乾隆皇帝并非不知和珅是个贪官,富可敌国,之所以故意不办他,继续为己所用,是为了将这块“肥肉”留给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大清皇帝沿用的手段,以至于留下了“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笑谈。
纪连海先生讲完和珅的故事,总结道:当官的爱上钱财意味着什么?官、财,官财,棺材也,意味着死亡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还能让某些官员惊出一身冷汗来。他的生动一课,对今天以整治“四风”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多具有警示意义呀!
于丹:《读书与读心》

于丹老师主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读心》,开场便以她诗情画意的语言风格,说是应明月之邀,在中秋佳节,同大家进行心灵对话。她说,在喧哗浮躁的当下,潜心读书能让人的心灵如明月一般宁静、通透、美好起来。她说,2013年发生了一些悖离天理与伦理的恶行,突破了文化道德底线,让文明、良善很受伤。每个人都要用善行和诚信去修复道义的堤坝,积聚慈悲仁爱的力量,涵养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文化。
于丹还讲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有一位做家具的大师傅,带着几位徒弟在木工房忙活,傍晚收工时,他用力推下最后一刨子,腕上的手表竟然飞了出去,落进了厚达盈尺的刨花里。他和徒弟们找呀找,一时寻觅不到,见天色已晚,心想手表反正也出不了木工房,次日再寻找不迟,便回家吃饭去了。待他们酒足饭饱时,他那只有五六岁的小儿子,却将找到的手表交给他。众人惊诧不已,忙问小孩儿是怎样找到的。小孩儿说,你们只顾吵吵嚷嚷,如何找得到呢?待你们走后,这里安静下来了,我摸着黑,仔细聆听,便听到小秒针嘀嗒嘀嗒的声音,于是便寻声而去,很快就找到了。
于丹感悟,在金钱名利的驱使下,人们心理浮躁,道德蒙垢,抛弃了“忠孝信悌礼义廉耻”,甚至“斗狠比坏”,由此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
朱向前:《毛泽东的阅读习惯》

八月十六日上午,著名军旅作家、文学评论家朱向前讲授《毛泽东的阅读习惯》。他讲了出身寒门、酷爱读书的毛泽东,是怎样用“笔墨纸砚”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大军。在诗词、文章、打天下和治国理政等方面,又何以称得上“千古第一人”。让读者、听众感受到书香的魅力,见识了知识的力量,明白了什么叫“文化软实力”。
据说,几位名家的讲授,都将在央视或北京电视台播出,这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有裨益,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注入丰富的正能量。
(董聚山 文并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