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长到医院排队挂号体验到什么?
老百姓到底有多难?不亲历亲为,融入其中,就很难体验出个中滋味,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课堂在哪里?贫困家庭、信访局门口、公交车、医院,等等,无疑都是最好的课堂。
今天网上浏览新闻,一则《北京医管局长体验排队挂号,排1小时被告知无号》的新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一个星期之前,苏州交通局长邵建林亲身体验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感受了一把“蒸桑那”的滋味。体验之后,邵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这种体恤民情之举虽说迟了点,但毕竟迈出了深入群众的可喜一步,还是值得肯定的。而今天的新闻发生在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身上,他又能体验到什么呢?
身为北京市政府医疗管理部门“最高官员”,封国生暗访的是以眼科闻名的同仁医院。他扮成求医者模样,试挂“热门”眼科号,在一眼望不到窗口的长队中缓慢地蠕动着,等待着,苦苦排了一个钟头队终于抵近窗口,却被告知上午的眼科号全部售罄。此时,他的身后还有长长的不知情的排队大军,等待他们的只有失望。他得知身旁的很多患者早晨4点钟就出家门了,6点多到医院挂号也没挂上。封局长感叹:“也真够难为的……”
其实,封局长的“亲历”,5个月前笔者也恰巧在同仁医院经历过。为了给家在千里之外的岳母看眼病,凌晨一点钟便出了家门,两点钟赶到同仁医院排队挂号,结果前面大片“地盘”全被票贩子们占领,想进去排队得掏出几百元的“买路钱”,只冒着被围攻殴打的危险同票子做斗争。结果,排了5个多小时的队,终究还是没挂上号。当时,心里别提有多撮火、多难受了。
封局长还算幸运的,至少没看到他受到票贩子的欺负。不过,封局长还是通过体验式暗访,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挂号时间长、分次缴费、疏于管理等问题,并反映给同仁医院院长。该院院长表示,将认真整改,积极完善服务流程。
我们在为北京、苏州两位局长的体验和决定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问题:如果交通局长没有体验公交蒸笼车的滋味,那市民们的这份煎熬还要承受多久?假若医管局长没有医院的“微服私访”,来医院就医患者及家属还要多经受多少折磨?今天,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就是要整治这些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的顽症吗?
在某种程度上说,官员们与群众距离有多远,百姓就会多跑多少冤枉路,多受多少苦,多遭多少罪。如果每个官员都能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躬下身子走进百姓生活,体恤民众的烦恼哀愁,和谐的音符就会飞扬在我们生活的天空,“美丽中国”就会呈现在世界面前——这正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愿医管局长的医院暗访和交通局长的公交体验能够成为常态,而不再被视为新闻。(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