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杨世溥:整治“四风”的一面镜子
(2013-07-24 07:36:58)
标签:
董聚山告诉你光荣称号灾区人民老党员 |
老党员杨世溥:善行义举彰显党性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实践”。如何把爱人民、爱群众内化为自发自觉的行为?我们单位退休老党员杨世溥给出了答案。他的故事让人感动,他的优秀品质是整治“四风”的一面最好镜子,值得每个党员干部去照照自己。
今年80岁的杨世溥,退休前系纪检工作岗位的一位副局级领导干部,他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坚持党性原则,光明磊落,不徇私情,忠诚维护党的纪律,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在工资、住房和其他福利待遇上从不伸手,始终如一地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1990年,他被中纪委授予“全国优秀纪检干部”光荣称号。
1994年,杨世溥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依然严于律己,保持党员本色,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冷暖。他常说,自己受党培养多年,对党感情深厚,当党和人民遇到困难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每当国家遇到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损时,他都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
老杨身体不好,连走路都困难,长期靠药物维持生命,但他从不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即使在老伴去世及家庭出现其它变故时,他都默默地将悲痛埋在心里,不给组织添麻烦,还想着法子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2008年汶川地震时,老杨执意将一万元钱作为特殊党费交给组织。他说:“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大灾面前,这点钱对于灾区人民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只要我们每个党员都奉献一份爱心、一点力量,就能战胜灾害,渡过难关”。此后,老杨一次次为灾区捐款。2010年,南方发生旱灾时,他捐出2000元;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又捐出1000元。平时,只要听说有公益募捐或党员献爱心活动,不管是社区还是单位组织的,他都会把口袋里为数不多的钱捐献出来。今年“七一”前夕,他又将自己积攒的5000元,捐助给单位对口帮扶的两个贫困村庄。屈指算来,仅近5年间,他累计捐款就超过3万。
这就是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可贵品格和善行义举。在他看来这些举动都是应该做的,微不足道,却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老杨坚信,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河,再小的善举,只要大家坚持,必将汇成大爱。
身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怎样践行党的宗旨?如何兑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杨世溥已告诉你答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在于说的多么好听、关键要做的“好看”,要想知道自己的差距的多大,对着老杨比照一下就可以了!(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