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四风”须从“熟视无睹”开始
按照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省市全面启动。如何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彻底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理应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追求。
对“四风”危害之深、影响之广,相信每个同志都有同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活动”多么“好看”,而在于作风是否得到切实转变。如果说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河北西柏坡向全党提出的“两个务必”,成为“进京赶考”制胜法宝的话,那么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我们要想跳出历史周期率,仍然要靠“两个务必”来攻坚克难。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的“四风”问题愈演愈烈?为什么生活好了,党群关系反而出现诸多不谐和音符呢?显然,党内的一些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出了问题。作风关系党风,党风关系民心,民心决定着政党存亡、事业成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的无数次验证。正因如此,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入心入脑,在革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上下功夫,切忌以形式主义去解决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那种只注重过场和形式,学习教育材料一大堆,讲话讨论皆为“正确的废话”,总结汇报全是空话套话的“精装版”,唯独对存在问题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或干脆闭口不谈、避而远之。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纯粹瞎耽搁工夫,对解决“四风”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实,找问题并不难,只需要拿“镜子”照一照,就一目了然,只不过是我们有的同志刻意回避、“熟视无睹”罢了。比如,身为领导干部,工作是否够勤、够实、够清?为老百姓办了多少事?有没有公权私用及超标准享受坐车、住房等待遇?法纪底线坚守得怎么样?作为所主政的单位,有没有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及违规占用公车现象?在用人上是否做到“人尽其才”,有没有照顾“关系”等不正之风?这些问题查找起来很容易,解决起来也不难,只需依照有关规定一一落实即可,关键是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并畅通民主渠道,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只有把这些熟视无睹的问题解决了,教育实践活动才算收到成效、取得成果。否则,就是搞形式、走过场,既除不了“四风”,也转不了作风。(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