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盘行动”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我们单位食堂为自助餐,就餐人员200多名,以往每餐下来都产生不少餐厨垃圾,特别是午餐,诺大的垃圾桶竟装填得桶满口溢,上面堆成一座小山。自打半个月前,单位开展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浪费”教育活动以来,人人跻身“光盘行动”,个个饭后盘光光。如今大家吃剩的几乎都是骨头、大料、香蕉皮等不可食用的东西,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仅为以往的1/10。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多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令人触目惊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想想我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想想还有那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吃不饱饭,餐桌上浪费不仅可耻,更是一种犯罪行为。
“今天,你吃光了盘中的食物了吗?”最近一段时间,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引发全社会关注,从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网民纷纷晒“光盘”,到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倡导、餐饮企业加入响应,餐桌上掀起一场新的革命。对“浪费”的关注热情,不只有普通公众,还有名人专家,更有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以及党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如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日前对央视记者表示“要将浪费当成犯罪行为来限制。”《人民日报》近日发文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拿公权开刀”。
我们可以有消费的自由,但没有浪费的权利。“光盘行动”之所以引来广泛共鸣,不仅基于现实的中国基本国情,更在于对人类环境资源的忧虑,其中包括食不果腹的贫困人口与暴殄天物的极大浪费所形成的极不和谐的社会局面,以及餐厨垃圾对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处理餐厨垃圾所花费的巨额国家钱财等,都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哪怕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都决不能缺少节约意识,毕竟钱是你自己的,资源却是全社会的,浪费资源无异于谋财害命!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并不难,只需大家多加注意即可,然而我们却不能盲目乐观。就当下而言,“光盘行动”在执行和操作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如前几天媒体报道的官员们公款宴请从公开(饭店酒楼)转向地下(驻京办)就是明证。因此,对“光盘行动”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更需要扎下制度的篱笆,就是让“消费者”付出代价,如公款浪费入罪、私人浪费罚款等,这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明规则”,我们完全可以奉行“拿来主义”,敢于同国际接轨。唯有如此,“光盘行动”之善念方可化为大众行为,餐桌上的文明也才能真正形成。(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