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丹“织围脖”  冷了假“于丹”

(2012-03-16 15:12:47)
标签:

于丹

当今中国

微博

实名注册

社科

文化

分类: 文化杂谈

实名微博让假“于丹”现出原形

    “以前新浪上已经有了好几个‘于丹’的微博,粉丝最多的有50多万。我现在有微博了,实名开的。”这是于丹日前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的。

    言外之意,于丹分明是在说,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我“李逵”来了,尔等这些“李鬼”也该收场了!

    于丹说的没错,在微博不需要实名注册时,有人总喜欢假借名人面目招摇于网络天地。其目的不外乎三点:一是借名人之名吸引网民注意力,使网友误入其微博或博客,骗取粉丝数量和点击率。二是利用网友对某些明星的狂热追逐,寻找被崇拜、被仰慕的感觉。三是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发布虚假信息,谣言惑众,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管怎么说,“李鬼”们的出现,自有其卑劣险恶所在,能痛击之者唯有“李逵”。于丹实名开微博,对网上那些假“于丹”来说,无异是致命一击。

    据悉,于丹开微博源于“首都社科专家微博群”的建立。入驻该微博群的第一批专家近百名,多为在经济理论、社会管理、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各个社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包括坐拥200多万粉丝的微博控、北大教授张颐武。此举旨在充分发挥社科学者传播科学理论、普及人文知识的作用,让微博群充当百姓的智库,服务群众,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充当政府智库,建言献策,让科学理论更好地服务政策决策,有利于政府科学施政、民主施政。

    显然,这些社科专家唱的可是“真经”,如果微博不实名注册和认证,则难免鱼目混珠,让那些假借之名者给唱歪了,唱成混淆视听、扰乱心智的“魔音”。

    当今中国,于丹的文化影响力毋庸置疑,于丹的粉丝不在少数。有了于丹在新浪注册的实名微博,有了于丹加盟的“专家微博群”,今后上于丹微博再不会误打误撞了,看到的都是正版的“于丹心得”。 不是吗?!  (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