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北京市民的别样“孝道”

(2011-11-14 07:31:40)
标签:

李启良

北京

激情燃烧的岁月

c5

抗日战争时期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

李启良:尽责尽“孝”二十年

     李启良是我们系统的一位职工,今年五十整,一口京腔京韵,相貌平平,工作平凡,却令人心服口服,因为他身上有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孝道”。 

    20年前,李启良从管理岗位调到老干部活动站,成为普通一兵,具体来说就是当老干部的专职司机。当时他有些想不通,周围人也为他惋惜。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站里服务的这些老同志大都经历过战火硝烟,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能为他们服务是自己一生的荣幸。再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家家都有父母老人,只要以儿女之情去服务老干部,同样能够获得工作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从此,李启良视老干部为亲人,感情上贴心,服务上到位。当他看到这些老同志年事已高,特别害怕孤独和寂寞,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时,就经常到老同志家里“摆龙门阵”,请老同志讲当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自己也把社会上的一些逸闻趣事说给老人听。在同老干部闲聊中,得知他们有什么需求,便想方设法去满足;看到家里有什么需要干的活,便主动承揽下来。

    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由于子女常不在身边,李启良在当她司机的几年间,主动担当起儿女的责任。看到卫生间地滑容易摔倒,他便主动买来防滑垫、扶手等物品,自己动手安装好。老太太年岁大了,记性差,每逢出门便丢三落四,着急上火,他在陪老人出门时,总是帮她带好每样东西。一次,老人患肺炎,十多天治疗期间,他每天接送老人去医院,每天陪护三、四个小时,直到老人恢复健康。平日里,这位老人大事小情都愿意同李启良商量。老人脾气比较拧,子女说不通的事,只要李启良出面做老人工作一准儿好使。时间一长,老人的子女也真心把李启良当成家里的一分子。为表示感激之情,老人的子女多次将写好的感谢信连同装着钱的信封,悄悄塞进他的车里,但都被他退了回来。

    李启良在为老干部服务时,经常被别人误解为“孝子”。一次,他陪一位老干部到医院看病,看到他跑前跑后,体贴入微的样子,诊治的医生不由得夸道:“老人一生不容易,做儿女的就应该这样,用自己的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得知他与老人非亲非故时,这位医生非常吃惊:“好人哪,现在的儿女都难得有这样孝顺!”

    有位离休干部去世了,按照老人遗愿,她要与老伴叶落归根——将骨灰合葬在老家河北易县。老人的子女希望能赶在父亲祭日那天将二老安葬,由于时间紧迫,他就陪着老人的子女一趟趟地奔走在北京市有关部门,以及医院、告别仪式现场和墓地之间,每天累得身体就像散了架,眼睛熬得通红。经过几天的奔波忙碌,终于按老人遗愿和子女要求完成了两位老革命的安葬事宜。有位他服务了4年的离休干部病情突发,去世时子女都不在身边,他就一直守候在医院忙前忙后,并亲手为老人穿上寿衣,推入太平间,连续两三天都没顾得上合眼。还有他曾经服务的一位离休干部去世后,由于其老伴身体不好,他就经常去她家看望,逢年过节还带着鲜花、水果等礼品,并帮助老人处理一些生活琐事。

    当老干部专职司机20年,李启良每天手握方向盘,上下班却经常挤公交。然而,只要老干部用车,他总是想方设法去满足。一次,一位老干部外出参加活动要用车,碰巧他开的那辆车送去厂家维修保养,站里其它车辆一时周转不开。他二话不说,开上自家的车就去了,一跑就是好几天。

    1999年秋,当得知老干部南国兴家里装修房子,老两口正在为临时住所发愁时,李启良主动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住,并一应俱全地安排周详。而他和妻子、女儿三人则在双方父母家里凑合了一个多月。

    他服务的这些老干部,其部下现在好多都位高权重,有的甚至在中央和市里担任要职。这些年,他家里也遇到过孩子上学、转学等难题,只要请老领导出面说句话,这些都不难解决,但他坚持自己的路自己走,从不麻烦老领导。

    这就是李启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人,一个尽责尽“孝”的人,一个具有仁爱厚德的人,一个20年如一日践行“北京精神”的人!(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