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龚兴贵的生活琐事
认识老红军龚兴贵,缘于一次临时授命,即在十几年前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为龚兴贵同志写一篇回忆录《我国第一个战略导弹基地诞生记》。
身为开国少将的龚兴贵,是基地的第一任政委,他16岁参加红军(1930年),17岁入党,曾在红军中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被誉为毛泽东身边的“顺风耳”。后随电台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先后三次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劫难,一次次死里逃生……
将军的传奇经历令人惊叹,将军的俭朴作风让我感佩。当我赶到大连黑石礁采访他时,年过八旬的他见了我这个“小字辈”,没有一点架子,一脸和蔼地同我娓娓道来。
据将军讲,他在基地当政委时,公私分的很清,从没趟过浑水。那时,单位来了客人,他都掏出自己的香烟招待,陪同上级领导用餐后,每次都会按规定交上伙食费。基地位居东北林区,不缺少木材,但家里的大小家俱都是自购的,没用过公家一根木头。离职休养时,后勤部门考虑他家里缺少盛衣物的家物什,想做个箱子送他,被他严辞拒绝了。
此次来大连采访将军,精神矍铄的他放下同儿子“汉河楚界”的对羿,亲自张罗饭菜招待我,临走还为我备上大连苹果路上吃,并专车送行。大连盛产苹果,红富山、国光苹果甜脆可口,闻名遐迩。不过,苹果都是将军自家买的,连每年购买的价钱,将军都记得一清二楚,并且能精确到角角分分。
采访中得知,将军虽为战功卓著的老红军,又在位多年,老部下众多,且大都身居要职,只要他开了口,点了头,再难的事情对他来说还不都是“小菜一碟”。但将军从来都是金口免开,且家规极严,凡不合规定的事概不允许。如组织上给他配的车辆,家里人是无权动用的,只有同工作发生关系时,方可调用。
将军高寿,2002年辞世时享年88岁,这与他的无私无畏、豁达坦荡大有关系。
居功不自傲,位高品亦高。无论权柄在握,还闲赋在家,始终保持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这是一位老红军、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崇高品格,也是老将军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