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北京工商大学的跳蚤市场

11月4日,利用第28个“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之机,我们参观了北京工商大学校园的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旧货地摊市场的别称。相传,1884年,巴黎政府为维护干净市容,要求捡破烂的贫民将市区的废弃物搬运到荒废的军营,这些贫民以淘宝的眼光挑拣有用物品,摆摊出售,从而形成一处固定的市集,称之“跳蚤市场”。其来历,有种说法是因旧物上跳蚤出没,故称“跳蚤市场”;还有种说法是市场里面的人跟跳蚤一样多,由此得名。19世纪以来,跳蚤市场在欧美各国已成为一种常态,有些陈旧蒙尘的物品,可能就是稀世珍宝,就看你有没有缘分和慧眼。还有设计学院的学生在此推销自己的新潮产品。东方的跳蚤市场始于日本,在流行“古着”时,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在这里淘到大量的旧衣服,成为一种时尚。泰国曼谷的翟度翟跳蚤市场为亚洲最大。在香港、台湾跳蚤市场也很流行,并影响着我国大陆……
在北京工商大学的跳蚤市场看到,衣服、鞋帽、书刊、化妆品、文体用品等生活用品在这里应有尽有。虽然只是个简单的二手交易市场,但隐含的意义却不小,如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少产生废弃物,在减轻垃圾处理压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学子的经济压力,且有利于相关信息的流通,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个人的生活品质等,是一种健康身心的校园文化。

(上图:这天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中,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梁慧代表全体同学倡议: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生活习惯……)


(上图:北京工商大学宣传部的美女别震烁陪我们逛跳蚤市场。)

(上下图:自由交易区里各类物品琳琅满目。)


(上图:精心摆放物品。)
(上图:爱好吉它弹奏的同学来这边!)

(右下图:各取所需,挑选喜爱的物品。)


(右图:瞧,这位同学还吆喝上了!)

(上下图:再瞧,同学们经营的多投入!或许由此迈开个人财富积累的第一步。)

(上下图:交流的不仅是物品,也是感情和文化。)

(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