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乡
杂
记

我的家乡在冀南农村。幼时,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门前淌过,村里人称其“牛尾河”,河水清澈见底,时而有小船划过和鱼儿跃出,妇女到河边洗浣,孩子在河岸玩耍……后来,因“根治海河”河水改了道,小河干涸了,但郁郁葱葱的树木染绿堤岸和河道,仍不失为一道怡人风景。17岁当兵离开家乡,一晃已近30年,其间,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家看看,每次都会有异样的感觉。今年国庆长假又回去一趟,当年的小河已难觅踪影,村庄四周的田野和枣树早已被幢幢房屋所吞噬。睹物思情,百味杂陈,令人感叹。不过,在这片生生不息的故土上,乡情乡音依旧,亲情缠绵悠长……

(上下图: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多么熟悉的影像。)

(下图:我们那里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

(左下图:17岁离家久居他乡,当年父母分给的房舍和院落早已破败不堪。)
(下图:这是后院的小弟家,同样荒芜一片。他和我一样,十几岁便开始军旅生涯,一晃十几年过去,如今已无回乡居住的可能。)

(上下图:这一片全是老院落,左邻右舍有的家庭破碎,有的乔迁新居。)

(下图:当年清波荡漾的牛尾河,已几乎夷为平地。)

(下图:这是当年村里人吃饭扎堆的街口,如今已面目全非。)
(右图:远远便看到三婶,走近时她才敢相认,下图是她家新盖的楼房。)

(上右图:望着儿子靠打工盖起的新楼房,三婶很是欣慰。)

(下图:当年家家视为“宝贝”的大瓷缸,如今被弃之街头,无人问津。)
(下图:前些年村里最漂亮的房子,在新崛起的房屋包围下,已自惭形秽,黯然失色。)

(下图:即使中学同学,时隔太久,也难免相见不相识。)

(下图:我们家里的新生代。)

(上下图:91岁高寿的姥姥,手脚已大不如前,却依然精神矍铄。)

(上下图:难得的一次家庭聚会,大家都很开心。)

(下图:难忘生长的故土,难忘家乡的天空。)

(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