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不善祸患生
(2008-11-19 09:56:47)
标签:
江本胜华文和谐拯救危机大乘佛法妙法莲花经 |
分类: 生命感悟 |
水懂我的心
——净空法师专访录《和谐拯救危机》观感
这不是痴人说梦,也非魔术表演,而是日本的江本胜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水的信息”。自1994年始,江本胜历经八年科学试验,证明水是我们心念的一面镜子,我们的情绪、言语、祈祷的声音都会影响水分子的结晶;水能感应我们每个人的知觉,也能感应集体所发出的心波。这正是“万法唯心造”的科学证据。
“花能解语,玉能生香。”这也不只是诗句描写,而是我们祖先的早期发现;无情众生并非无情,而是含情脉脉。就像佛在《楞严经》所述:“宇宙万物皆能见闻知觉”。
江本胜的科学研究证明了佛在三千年前所说的真理:“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也就是说大至世界,小至微尘,都能随我们的心性改变,我们起心动念所产生的波动能改变周围的环境。诚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物质都是波动的现象,皆是人们的错觉。”还说:“宇宙间只有物质和场这两种东西,实际上只有场,物质不过是场里场强特别高的地方。”
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起心,一动念,自身健康必受影响。嗔心一起,身体就会接受不好的信息,产生“毒素”,久则生发病变。心念的波动,从个人到家庭、社会、世界,乃至宇宙,莫不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心念是善的,充满爱心的,至诚感恩的,自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并且惠及周围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反之,若是心地不善,尔虞我诈,损人利己,残害生灵,污染环境,世界必然陷入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的境地。
有一本书,名为《展望21世纪》,是英国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同日本大思想家池田大作的对话集,这本书深刻提示了人、社会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本质。他们在36年前就预言,人类必将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空前危机。两位智者还认为,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唯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想想这些年来频发的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火灾、SARS等等灾难,人们也许能悟出点什么:是天降灾难?还是人心招致的祸患?
越是伟大的科学家,越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引为荣耀的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放在浩瀚的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坦言:“知道宇宙怎样运作,不足以解释它如何存在,要找出答案,除非看透上帝的心。”想想也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只是宇宙的一粒微尘,那人算什么?同蚊蝇、细菌类生物相比,又有多大差别?而蚊蝇在我们眼里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更别说细菌类生物了。再说,眼睛看世界靠的是光,人眼的光波只有一个波段,三维空间之外的所谓“暗物质”是看不到的,谁知道还有多少维空间?难怪净空老法师,这位世界佛教界的一代高僧大德告诫世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水平几乎为零。
“一粒沙砾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这是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一次演讲的结束语。按照佛经所说,宇宙是空的,万事万物都是心想而生;物质是无中生有的,是由波动现象产生的幻觉,生即是灭,生灭同时。也可以说,宇宙无限大又无限小,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一粒微尘也是一个宇宙。
佛经还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佛之智慧德相,只不过后来被“妄想、分别、执着”三大障碍迷住心壳。欲成佛,需将三个障碍去掉。放下“分别、执着”而放不下“妄想”的是菩萨,只放下“执着”的是阿罗汉,什么都放不下的是六道凡夫。说来,凡夫与佛的差别在于心念。
同时,在大乘佛法中,我们所认为的时间、空间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即“无中生有,一时顿现”。这与爱因斯坦的“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的推论不谋而合。换句话说,我们若能达到佛的禅定状态,即可穿越时空,回到远古,跨入未来世界。
说来说去,宇宙对人类而言是个谜,许多事情我们想不来、做不到,但用爱心善待万物,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却是人人能够做到的。这也是人类拯救自身危机的法宝。但愿这种美好意念构建在每个人心中,化为全人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