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腐败警示录

(2008-10-22 12:59:22)
标签:

政治

公车

民主监督

情妇

刘志华

●董聚山

刘志华倒了,

还有多少人前“腐”后继?

       刘志华倒了,被判了死缓,但一个硕大的问号在拷打着人的灵魂:身为官员,你能前“腐”后“拒”吗?

    其实,答案早就经无数次验证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能。用不着眼睛雪亮的群众评说,就是瞎子聋子也都心知肚明,随着一个个、一批批腐败分子被送上审判台,新的腐败群体并未停止腐败的脚步,他们步其后尘,呈日益膨胀、愈演愈烈之势,以至爆出书记、局长们连续几任前“腐”后继的新闻来。

    刘志华倒下了,曾有过数年煤矿工人经历的他,没有倒在危情四伏的岩层深处,却倒在风光无限的北京副市长宝座上。遗憾吗?可悲乎?当你看看那些无视眼前血淋淋场面,仍在肆无忌惮前“腐”后继的官员们,你就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人说,现在社会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腐败掉的官员有多少,抓起来的又有几个?被抓的概率非常小。更何况大凡贪官一般智商都不低,反侦察等防范手段相当高,要不是阴差阳错地遭遇小偷惹出麻烦,“红颜知己”们争风吃醋招惹是非,黑道“铁哥们”临终反水,怕是一生一世享尽人间富贵荣华。更有“裸体”做官者,将老婆孩子统统办到国外定居,一有风吹草动便逃之夭夭,既保住了巨额赃款,又无性命之虞。

    明朝朱元璋整饬吏治,血洗官场,以至出现官员几近杀尽,无人理政,只得让牢狱中手铐脚镣加身的罪臣出来办公。令朱皇帝不解的是,如此浩大的屠杀行动,竟未断掉官员的贪欲之念。

    联想到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是必要的,定制度订措施是必要的,搞一些有声有色的观摩活动也是必要的,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所在,最根本的要看制度执行力,看有没有除恶务尽的“必杀令”。那些“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明里一套、暗地一套”、“轰轰烈烈搞整顿、扎扎实实走过场”之类现象,在现实社会中不是司空见惯吗?这与其说是在“执行”,莫如说是在玩“障眼法”。还有那种避重就轻、本末倒置的执行力,与其说是“执行”,倒不如说是一些人玩弄权术、谋求私利的玄机。执行力的严重缺失和扭曲,使得形形色色的腐败怪胎应运而生。

    就拿公车来说,顾名思义公车乃办公之用、工作之用,但现在还有多少公车在跑正事、干公事。岂不闻为了给领导送一盒月饼,可以绕着北京城转一圈;为了一个可开可不开的会,往往组成一个车队。数量庞大的公车,消费的是巨额纳税人的血汗钱,却往往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寻欢作乐的工具。公车腐败人人喊打,公车改革为何只响雷不下雨,喊了那么多年却改不下去,渐渐偃旗息鼓,其根本问题是触及到“公仆”们的利益。“主人”们又能奈之如何?

    还有一些所谓的课题研究、工作策划之类,动辄数十万数百万元,却往往通过官商勾结流入黑洞,连点声响都没有。说到底无非假借工作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将国家钱财“研究”到自己口袋,“策划”进个人账户。还有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公司,有多少干的是正经营生,有些怕只是某些官员的洗钱工具。

    如今,论起腐败的手段、途径,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刘志华就独创出“以商养情”法,他曾自鸣得意地说:“其实,情妇也是人力资源,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就可以将‘不良资产’变为优质资产。”瞧瞧,贪官一言便道破了天机。

    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制度落实靠民主监督。说的不错。然而,不要忘了,真正能代表民主的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而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想呐喊却发不出声音,他们想抗争却挣脱不开枷锁。如果民主这东西像木偶一样被强权者恣意操纵和愚弄,这样的民主监督又价值几何呢?

    刘志华倒了,因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而倒下。不过他不是被民主打倒的,也是被共和国专政工具击垮的,而是被情妇告倒的。倘若不是情妇的铁证举报,而是靠制度约束和民主监督,刘志华岂不仍就生活在鲜花掌声之中,逍遥在温柔富贵乡里。不是吗?

    一个刘志华倒下了,千万个刘志华在前“腐”后继!古今中外,因腐败导致政息国亡的教训还少吗?能否有效地遏止腐败,无疑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冰火股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