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长“短板”与均衡“木板”

(2011-01-22 16:57:00)
标签:

钱宇平

短板

集体会诊

木板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

这次的期末统测,初三比较稳定,但也不容乐观,个别科目横比比较后;初二有所下滑,初一是首次的统测,不能纵比,横向比,在同类学校排名中上。同一年级,个别科目异军突起,超过区平均分,甚至超生源B组。这两天,我拿着三个年级的成绩表,反复看,反复琢磨,陷入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有的科目可以把成绩拉的那么高?为什么有的科目平均居然相差几十分?是老师的教学问题还是管理出现漏洞还是学生的问题?比划,分析,逐一的排查。

    短板!!

学校的短板是什么?教师的短板在哪儿?学生的短板又是在哪儿?

个别学科发展不平衡,甚至滞后,管理不够精细,这是学校的短板;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发掘等等。

我想跳出学校来思考学校的状况,探求破解学校发展的短板思路。

实际上,我们的教师普遍崇尚扬长教育,过分追求教育教学过程的畅(顺畅)优(优美),认为对学生短处的轻描淡写就是尊重学生。
  然而,发现自己的短处比发现自己的长处更重要。高明的教师会把学生的短板当作教育的契机,开发与利用,从而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有人说,人的长处决定他的成就,要成功,必须发扬长处。其实,发现自己的短处,与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木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其实,一个人,也是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才能、德行、胆量、谨慎、自信、度量、冷静、超脱等。一个人的成就,常常被他身上的短板制约着。
  孙策有勇有谋,胸怀宽广,26岁就聚集大批英才,连曹操也感叹难与争锋。孙策外出打猎时,因为只带了几名士兵,疏于戒备,被许贡的3个门客所杀。轻率是他的短板,使他辉煌的人生戛然终结。
  钱宇平是一位围棋天才,1991年,第四届富士通杯借界围棋赛上,24岁的钱宇平九段完胜多位超一流棋手,杀进决赛,备受世界棋坛瞩目。可是,决赛前夕,他以头疼为理由弃权。后来他说,弃权的真正原因,是没把握肯定赢,觉得输掉不好看,面子上下不来。不自信是他的短板,智力超群的他,一生与成功无缘。

最长的木板是你身上耀眼的花朵,决定你的高度;而最短的木板,可能是你的缺点甚至是缺陷,决定你最后的盛水量。例如,孙策的短处就是太过自信,导致生命的短路,而钱宇平的短处就是不太自信,事业只适合短跑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发现自身最低的木板,才是自知者,才算明白人。而在教育中,教师要做一个智者,能够看清学生身上的短板,还要看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短板现象。例如,见识的短视、信心的短气、思维的短路、能力的短欠、习得的短暂,之后教师一是引导学生自己也能看到,也做一个明白人,在学习中能够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二是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把短板拉长,使之变成走向成功的跳板,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通常木桶用来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企业、部门、班组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所学校由若干名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有。要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分清组织群体中的长板短板,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来增大木桶的容量。

这种优劣不齐带来的“短板效应”,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克服“短板效应”,提升学校整体质量呢?我觉得不仅要紧紧依托团队的力量,还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发挥良好的整体效果。

第一、   针对短板的学科实际,加强学科备课组的集体教研,加长“短板”。

这次期末统考,出现的“短板”现象很严重,有同一备课组的,有不同学科的。同一备课组出现的“短板”,显然有个体的因素,但集体备课的效果显然没有达到。所以,在这个环节上,仍然要加强备课组的集体教研,要注意下面三个环节:

备课:坚持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次的教师互助备课,按照“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互助备课研讨模式,使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有效地提高大家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探索学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在逐渐结成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同时,加长“短板”,实现自我发展。

诊课:凭着“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诊课宗旨,实事求是地进行个别反馈和集体交流,并帮助摄制上课录像。通过观看自己的上课录像,使教师从“当局者”移到了“旁观者”的位置,第一次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旁观者清”的效果。

思课:教师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经常进行教后反思,及时写下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和经验教训,并把自己的反思内容和看法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要打破教师孤芳自赏的封闭状态,促进教师间的互相了解和学习。同伴思课不仅是一次问题的切磋,更是一场情感的交融。

第二、   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加强班级协作组的集体诊疗,均衡“木板”。

出现“短板”的学科,其课堂管理大多欠缺,或老师只顾自己讲课,没关注学生;或与学生沟通有问题;同班主任或同一年级的老师缺乏沟通。为加强同级组的沟通,统一认识,规定时间大家一起共同诊断问题,以平衡“木板”。

诊断:同班级任课教师在班主任的牵头下,定期组织每月一次的班级教学情况集体会诊活动,对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认真摸排,细致分析,做到每位任课教师都能明确学生的强科与弱科,分清学优生与学困生,明白准优秀生与准合格生。通过集体会诊,便于同班级教师相互沟通,均衡“木板”,平衡学科,形成教学合力,提高整体效益。

处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围坐在一起,先由 班主任老师主说诊断情况,再由各任课教师补充各自的诊察状况,提出局部诊疗建议。然后大家一起集体会诊交流,从学生整体的角度进行病因分析,尽量避免漏诊误诊。最后,班级协作组教师达成一致意见,开出“药方”,提出详细完整的“诊疗方案”,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治疗:按照诊疗方案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治疗,同时继续集体会诊帮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重复出现和难有改变的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再开展新一轮的诊断和治疗,必要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三次四次会诊,直到“疾病康复”。

       学校的这类“短板”越少,其整体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对“短板”要做到心中有数,细心研究“短板”学科的教学,并想方设法补短,不致因一科落后而拖了整体教学质量的后腿。

组成学校这个“水桶”的众多“木板”有长有短,参差不齐,只有把短板接长,才能使容量加大,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只有把长板接得更长,才能成为“水桶”的提柄,才能显示出学校的特长和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