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语(十三)--------听课记录和感想
(2010-03-15 09:13:00)
标签:
学校听课物理教育 |
分类: 学校管理 |
节次 |
上课时间 |
上课班级 |
主讲老师 |
课题 |
上课(或研讨)场室 |
备注 |
第2节 |
8:50-9:30 |
初二级(6)班 |
沈老师 |
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五楼物理实验室 |
初二级老师听课 |
第2节 |
8:50-9:30 |
初三级(6)班 |
李老师 |
力学复习课《运动和力》 |
一楼阶梯室 |
初三级老师听课 |
第3节 |
9:50-10:30 |
初二级(3)班 |
罗老师 |
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一楼阶梯室 |
全体老师听课 |
第四节 |
10:40-11:20 |
初三级(1)班 |
林老师 |
力学复习课《运动和力》 |
一楼阶梯室 |
全体老师听课 |
第五节 |
11:35-12:15 |
初二级 |
陈老师 |
分级研讨 |
一楼团队室 |
分级研讨 |
初三级 |
符老师 |
分级研讨 |
一楼阶梯室 |
分级研讨 |
一、 复习巩固:
1、电流、电压、电阻符号及单位符号(表格呈现)
2、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问答呈现)
二、课堂练习:
1、区姆定律的内容是:(填空形式呈现)
(由浅入深清晰
公式: 变形公式:求电压:
(学以致用:电源短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呢?欧姆定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对初学者的解题的步骤,也是教学的重点,老师要讲题示范板书,一步一步反复强调,让学生形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可惜老师没有做到,只是通过投影仪闪过,没有很好解释或强调,学生没有反应。这个步骤很关键,可惜没有强调和解释)
练习:1、有一种指学灯,电阻为(
),这过的电流为0.6A(
3、有一段电阻线,当向端的电压为3V(U)时,通过的电流是0.6A(I)定的电阻是(R)?
(练习演示、指出不对的地方,师生一起纠正)
4、如果它两两端的电压变为9V(
A、
下课了,没讲完,广播响了,还在讲,拖堂!
初二〈三〉班罗老师的课,其教学过程:
一、复习、完成下列练习,划电路图(请学生到黑板上画,气氛活跃)
学生完成学案练习2、完成两个表格
表一
电阻 |
电压V |
电流A |
5 |
1 |
0.2 |
5 |
2 |
0.4 |
5 |
3 |
0.6 |
电压V |
电阻 |
电流A |
2 |
5 |
0.4 |
2 |
10 |
0.2 |
2 |
20 |
0.1 |
1、请填数
2、分析表一
3、分析表二
4、画关系图
(通过练习,由浅入深,表格呈现,简洁清晰)
二、转入新课
1、欧姆定律:(细节:老师板书时,特空着“姆”字,请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印象深刻)
2、介绍欧姆,人文教育:不懈努力,刻苦钻研。(这个细节,结合德育,人文、科学家教育)
3、使用欧姆定律公式时注意的问题
三、例题讲解
例1:有一盏的炽灯,……电流是多少A?合多少mA?(题目后面有温馨提示)
已知:R=0.55K =55
求:I
解:由 得:I= = =0.4A=400mA
答:通过这盏电流为0.4A合400mA
(1、分析题目,结合题素在草稿线上画画解电路图
2、对于初学者,解题步骤量出已知、求、解、答四个步骤
3、要求板书整齐,书写规范)
例2:有一种节目指导灯,电阻为6,通过它的电流为450mA时才能正常发光一要使这种指导灯能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学生做题,老师巡堂点拨,请一学生到黑板做题)
已知:R=6
求:U
解:由U=IR,得U=IR=0.45A×6=2.7V
答:要让指导灯正常为电流就加2.7V电压
例3:1如图2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如图了电流表所,则这段导体电阻的电阻为多少 ?(教师演示,步骤清晰规范)
四、想想议论: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数据导出,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A、B、C、D四个选题。
(下课了,课也没讲完,拖了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