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曲阳先生文集《爱的呢喃》学生习作之一

(2009-06-11 22:01:30)
标签:

曲阳文集

爱的呢喃

学生阅读

读后感

杂谈

分类: 德育特色

    最近有幸拜读了曲阳先生的文集《爱的呢喃》,感受颇深。作者以清新朴素的语言写尽了人间亲情,文章短小,意蕴深远,很适合学生课余阅读。再者,结合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推荐给部分同学传阅,并写出读书感受,虽然很稚嫩,但也是同学们的一思一想。

 

活着,就要储蓄

初二(6)班  李妙菁

  

  今天,我阅读了《爱的呢喃》这本书当中的卷五篇“沉思,人生隧道里的烛光”。在卷五的几篇文章中,我对《活者,就要储蓄》这篇文章感悟很深,它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让我觉得命运的悲欢是自己掌握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王八老汉的故事,讲述活着就是要储蓄的道理。王八是一位下岗工人,开了间理发店,他哥是大学教授,月收八万,对王八没吃没喝一点儿不管。王八的老爸去世,他没钱耍无赖,让他哥埋葬了老人,由推老妈给大哥赡养。但是,王八整天埋怨这,埋怨那的。说他哥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不肯借钱给他开理发店,一点亲情都没有,如此怨声载道……

    在文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人是一座银行,人的一生是使用的一生;那么,活者,就要储蓄,让银行丰盛,使用时才有所支付。”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风雨,付出的东西很多,但是,在支付的前提下,你必须要有资本去付出,那么,我们就需要储蓄。储蓄的,除了金钱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知识。知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像王八那样,假如他小时候没因为贪玩而虚度光阴,学习上进,那么他也不至于上不了大学而整天待在理发店里,见人埋怨,所以说,储蓄知识,就是储蓄未来工作的资本,未来工作的资本,就是生活的美好。

    除了储蓄知识,还要储蓄爱。王八整天四处埋怨自己的哥哥不管自己死活,没有亲情可言,其实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错。如果心中储蓄了爱,心中有情,我想,不管是在多困难的情况之下,你都会想办法去赡养母亲,厚葬自己的父亲,对他们好。我觉得,王八所说的亲情只是建于血缘之上,并没有感情。他们之间没有爱,怎么能让他哥哥照顾他呢?有的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感情却是很深,他们之间就是因为有了爱,才会有如此好的关系,世界也因为有爱,生命才会绽放华彩,所以储蓄爱,也是人生中需要的。

    哎,说到这里,我感到莫名的感慨,我不知道,怎样结束。或许,我该引用《爱的呢喃》里的一句话,“活着,就要储蓄。到天荒,地老。”

 

读《爱的呢喃》有感

初二(6)班  郑苑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爱的呢喃》,光看题目就知道这些一本关于“爱”的书。从中使我发现感恩无所不在,因为它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感恩生活,用一双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用一瓣佛心感受生活中的善,让生活的美自心底潺潺流淌……

    《爱的呢喃》描述了作者在六个阶段的不同时期:亲情——岁月深处的恋歌;童年——记忆深处的笛声;孩子——生命深层的阳光;故园——灵魂栖息的牧场;沉思——人生隧道里的烛光;朋友——藏于心底的牵挂。这都是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因感动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享受生活……

    《娘啊,贴心的夹袄》是卷一亲情中的一个小章节。作者形象地把娘无微不至的爱、关心比喻成贴心的夹袄。其中有一段,的确是让我感动不已:“娘啊,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绿的时候;紫燕南归了,还有北来的时候。唯独,属于您岁月的流,一去不再复返,在您思念孩子的日子里,在您牵挂孩子的时光里,在您爱恋孩子的流年里,华发已悄然嵌入您的鬓角。”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前不久的一场金融海啸中,我妈妈不幸失去了工作,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坚强乐观地去面对,不像我这么懦弱。每当我牵着妈妈的手,发现粗糙了许多;每当我牵着妈妈的手,发现粗糙了许多;每当我凝望着妈妈,会发觉脸上有多几条深深的皱纹;每当我……啊!现在我才发现妈妈快40岁了!“岁月不饶人”,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从来没有半句怨言,而我却很少去感激她。

    读过这本书,我才渐渐发现成绩任父母心中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过得好,就满足了,对此,孩子们也不应辜负父母的期望,平时多帮帮父母做家务,帮他们捶捶背,洗洗脚,感激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