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按照习俗是要回妈妈家拜年的。
由于昨晚大家吃完团年饭,围坐聊天到10点,大家就各自回自己的家了,小叔小姑他们都在新华住,近一点,我在广州,走机场高速也就35分钟的车程,很快就到家。
第二天,也就是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从各自的家回到广塘老家。老爷子已经在等着我们回去大派利是了,每年如此,老爷子都大早在家等着给他的孙子们派红包。侄儿们最兴奋,个个穿上新衣,昨晚就问今年爷爷给多少利是的了,一晚的期待!老爷子有3个孙子2孙女,我女儿是大孙女,每年的利是是最大的,小侄他们有时候也说爷爷偏心,爷爷说,姐姐在读高中,化的钱多,等你们读高中也给多点,他们也就没意见了。利是,多少没关系,主要是一种习俗,一种意头,一种期盼。老爷子派完,轮到我们派,由大到小,先由我们派,然后是小姑,二叔,三叔,轮着派。小侄们收到利是都会说“身体健康”、“恭喜发财”之类的祝辞,大家都笑盈盈的;最小的两个侄收到利是后,转手就给了妈妈,而那两个大点的呢,就自己放好,说自己存入银行,自己积赚起来,将来读书用,嘿,挺懂事的!
派完利是,吃早餐了。有大年初一不开刀的习俗,也就是大年初一不用做新菜了,吃年三十剩的菜。一般,我们都多做一些,留一些初一时吃,其实大多年初一我们都回娘家,晚上才回来吃一顿。早餐一般煲粥,粥料很多,如咸猪骨菜干,可以下火,或者白果腐竹咸瘦肉,拿一些年货如年角,九江煎堆,蛋散等来送粥吃。这些年货,侄儿们最喜欢了,因为香脆,他们抓一大把跑出去,边玩边吃,吃完又跑回来抓,很开心!
吃罢早餐,我们分3辆车回各自的娘家去了。
在妈妈家也很热闹。我在娘家七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上面分别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记忆中,小时侯我是很幸福的,几个哥哥姐姐呵护着,父母也很宠我这个幺女。三姐经常说我,那时去家里附近的部队看电影,都是背着去,看完也是轮着背回来的。八十年代的时候,家里也做过一些生意,如做酿酒厂,搞运输,搞工程等,都是几个哥哥在做,当时家里是比较早的万元户,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家里的环境很不错,每个兄弟都造了楼房,生活也算过得去。但是,自从大哥沾上赌后,家财渐散;加上父亲在96年开始得病,98年离去。家里的环境就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现在大哥的儿女已经成家了,在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二哥还搞运输,自己有两台旅游大巴,过得还可以吧;三哥养鱼卖鱼,也够一家过日子;大姐和三姐家都是做生意的,他们的孩子成家的成家,一家子做生意,日子也过得红火。只有我是靠工薪生活,只能维持而已。
妈妈有内孙七个,外孙八个。这不,年初一这天,大家都拖男带女的回来了,到齐的就三十二人,吃饭要坐三桌。每年都在二哥家,他家的地方够大。
要给还没结婚的孩子们派利是了。大家热热闹闹的围坐几桌,先由妈妈派利是,然后由大到小的派,我最小,派到最后,姨甥们都说,“好味沉归底”,最后幺姨肯定是大利是了,都围着我,起哄我要派大利是,每年最后轮到我都要“大出血”。也是的,一年也就一次,最重要是高兴,几千元利是钱是要给的,来年再省点吧!
妈妈看到孙儿们围着我嚷嚷不停,过来帮我打圆场,姨甥们嚷道,外婆就会偏着幺姨,大家哈哈大笑!
妈妈今年已经八十有二了,除了有近30年的慢支气管炎老病外,身体还算可以,腿脚还硬朗,还做饭给孙儿吃。期望新的一年妈妈身体健康,现在日子好了,多享受享受好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