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艺术,是快不得的。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若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我认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经常温习这段话。人毕竟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是不能讲不合格率的。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大事情,因此更不能急功近利,更需要有一种沉静的心态。教师只有静下来,教室里才会变得润泽,学生的心灵才会真正地受到灵魂露珠的滋润。
学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能思维的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值得我们尊重。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去积极地求真、审美、探索与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看他人、看社会、看人生,进而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美好的理性和情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已为学生的创新留有充分的余地,更为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需要我们做的惟有向这些鲜活的生命敞开胸怀。
教育从本质上说似一种作坊式的手工业,不能追求所谓的效率,或者说教育的效率有自身的标准,只有“慢”才可能有效率。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培育沉静的心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