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雨亦晴;心雨,晴亦雨
(2008-11-24 18:15:02)
标签:
教育心晴心雨刀法塑像杂谈 |
分类: 学校管理 |
中段考过后,7班的陈同学成绩异乎寻常地提高了。
我接手教的时间不长,经常听其他老师说这个同学如何如何不爱学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打上问号,是他的真实成绩吗?因为从平时上课作业表现来看,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作弊”这个词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怎么也挥不去。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我决定做一个彻底的调查。首先,我找来陈同学身边的同学了解详情,准备各个击破,可他们却异口同声地的说,近段时间他上课特别专心,课后还经常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问题,在家也不是从前那自由散漫的样子了。听了他们的话我还是不大相信,于是,在课前课后我开始留心观察陈同学,我发现的确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面对面了解情况,他说:“老师,以前我对不起你,给班级带来了很多坏的影响,从今以后,我要改变自己,重新做人。”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没有观察到他的变化,差点冤枉好学生!
这件事让我深思了很久。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看问题的不同结果。蓝天白云,在诗人的笔下,总是富有诗意的浪漫和飘逸,而在常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奔涌的江河,乐观者看到的是欢乐,而悲观者听到的则是哭泣。被蒙上了厚厚纱布的眼睛,世界永远浑浊和黑暗。之所以产生“怀疑”的偏见,关键是定势思维在作怪,其深层原因还是“目中无人”“心中无情”。“目中无人”就只会把考试分数这张眼雨表当作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心中无情”自然就谈不上了解、沟通和交流,很难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平等氛围。因为“目中无人”于是就老盯着那几个“尖子生”,却始终发现不了“这边独好”的“风景”;因为“心中无情”,轻视、歧视“差生”的现象就时有发生,甚至随意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落后的学生进步了,反而遭到怀疑,这就是对学生的伤害!当这种不公平待遇在他们心中留下创伤,他还会继续努力地争取进步吗?学生是变化的学生,更是发展的学生。怀疑学生进步,说穿了,是自己内心有病。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是常识。社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更何况一个活生生的学生呢?学生一旦明白了事理,他所爆发的巨大的学生热情和蕴藏的无穷潜能,是无法估量的。面对变化的学生,教师仍用过去的眼光打量他们,以陈腐的思想苛责他们,用静止不变的思维模式定论他们,结果肯定出错。
秉持一颗公正的心,不断培植和发现学生善良的品行,能见出事物的细微变化,鼓励学生哪怕是一丁点进步,见微知著,洞烛幽微,这是为师者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内尔·诺丁斯曾说道:“当我们情绪化的接近某一群人,我们可能同时疏远了另一个……即使怀有良好的动机,我们都可能放任我们的行为伤害别人,继而制造新的敌人。”很多时候,我们固执己见,怀疑学生,正是心灵上沉积了厚厚污垢所致呀。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悔;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陶行知《创造宣言》)变异的心理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毋庸置疑,这是“刀法”不对,此时,双眼就会被蒙住,浮尘障目,你所看到的绝不是事物的本真,看山,山湿荒芜;观水,水呈浑浊。洗刷污垢,净化灵魂,封闭的心门就会洞开,无论是阳光明媚抑或是风雨如晦,你的眼前始终都会呈现出一幅绿色的窗帘,就会拥有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宽容的品格,到那时,自然就会善待学生,不至于出现像上述对待那样短浅的见识了。
若此,每个学生在你面前都会绽放出异彩。心晴,雨亦晴;心雨,晴亦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