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校园,快乐教师

(2008-11-17 21:07:40)
标签:

快乐教育

快乐教师

杂谈

分类: 快乐工作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做过一个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等几种情绪状态中呼出的“气水”分别放入有关化验水中进行沉淀,结果发现:心平气和时的气水常常后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的气水沉淀后呈蛋白色;生气时的气水沉淀后呈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爱尔马分析认为:人生气10分钟,消耗的体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所引发的生理分泌复杂而具有毒性。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快”字从“心”从“夬”转注为“抉”,意为愉快得之于心灵的选择。人在遭爱逼迫、奴役、压制或犹豫彷徨、左右为难之时是没有快乐可言的。人只有在自主选择,甘心付出之时才会感到喜悦。因此,认可我们当前对教育、对学科专业、对学校的选择是发自真心,基于需求的,我们就能找到快乐。

    “乐”字,繁体的写法为“乐”,读Yue音,最初与“ ”同形(“ ”即“药”的繁体字,是汉字发展衍变的新字形)。因为我们的祖先认为乐舞可以疗治伤病,中医有“生命之乐,乐先药后”之说。“乐”派生快乐之交,同时也派生了“le”之音韵。当我们把世间的一切都能视为有声无声的美好之乐,即可快乐自我,疗治身心。“乐”又有“笑”之义,所谓“笑一笑,十年少”即与此相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心理有其外在的投射和反射作用,人的心里快乐与否对他人会影响自身的判断评价。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一个人心情舒畅,看啥啥美好的;心情不好则见啥啥恶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斗禅,苏东坡问“和尚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学士像如来。”佛印问:“学士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见佛印外着黑衣,身体肥胖,盘腿而坐,说:“我看和尚像牛屎”。佛印闻后笑而不驳,闭目打坐。苏东坡回去告之于苏小妹。苏小妹说:“心中有如来,出口必美言;心中有牛屎,出口必脏语”。古语有云:“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恶”。所以说:要想撒播阳光组别人,必得心中有阳光;要想传递快乐给别人,必得心中有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呢?

    第一,  有受、爱才有快乐。欣赏自己,发展自我,为自己工作,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悦纳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理由和吃苦的信心。真正做到校训中所强调的“自强不息”。信任他人,包容他人,心怀感恩之情,别把他人当地狱。这样才能获取他人的尊重,收获和谐人际关系。

    第二,  方法带来快乐。有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祖答:“无忧是佛”。这里的“无忧”不是说不要危机意识,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是万事皆空,一切都不在乎。而是说有了问题,找到办法就可解决,就无烦恼。“佛力无边”办法就是我们手中的佛中。有人说:“成功之人努力找办法,失败之人费力找理由”。我们唯有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变通思维,尝试创新才能找到办法,获得成就和快乐。愚公移山精神可嘉,但方法不活,故而为“愚”。

    第三,  快乐需要强化。有个人,星期一无缘无故被除别人暴打了一顿,星期二便不停地打电话找人倾诉委屈,星期三便于工作郁闷得不想出门,星期四便于工作有理无理地找茬子与家我吵架、、、、、痛苦可以如此强化,快乐也可强化。每天给自己一点暗示,鼓励自己去寻找快乐、创造快乐,相信自己能快乐,身边有快乐,快乐便于工作会向我们奔涌而来。

    自己有了快乐不能一个人偷着乐,要学会给别人快乐。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懂得如何给我们的家人,同伴、学生以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丽,快乐是一种力量,选择快乐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基点,是一种明智,一种前瞻。但要把快乐真正做成一种校园文化,我认为要有如下措施:

    1、进一步营造文明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强礼仪教育和文明语言的应用。

    2、进一步制定富有弹性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并深入落实。

    3、进一步打破管理上层级关系,让每个师生在自己的地盘上真正作主并能得到科学的指导与有力的配合。

    4、下一步打造“问题就是希望”、“困难就是机会”、“意见就是信任与期望”、“制度是用来解放人而不是约束人的”等体现积极乐观精神的独特思维品质。

    5、各部门要有更富创新品质的活动方案,吸引每个成员热情主动参与到团队中去,生产和分享快乐。

    6、大力引导师生以快乐为立足点反思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在反思中感悟快乐。

    7、创设情景,鼓励交流,培养倾诉和倾听的习惯,分享彼此的快乐情绪与快乐感悟,表达彼此的真诚赞美和感恩之心。

    8、引导师生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鼓励师生凡事不仅要问为什么,更要问怎么办,运用自身智慧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收获成就的同时收获快乐。

    快乐是我们艰苦创业的心理前提,是激励我们不懈前行的心理动力;

    快乐是我们对艰苦创业的思想超越,标志着我们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的提升。

    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表情;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要想改变世界,先要学会拯救和守护自我。

    快乐难得,快乐亦易得。用心经营快乐,用快乐装饰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心灵,快乐校园,快乐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