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琅玕影里的旧月色
----读纳兰性德《虞美人·秋夕信步》
秋夜人独立,柔肠愁绪生。七月的秋夜,天上、人间,花好月圆。纳兰信步庭院,阶前的青苔又漫过三寸,此时此刻,他伫立在廊下,指尖正悬沾在一片将落未落的梧桐叶上,仿佛听到、触摸了旧时潇湘的月色和怡声。秋露打湿了他月白的长衫,像是在衣襟上洇开淡墨的泪痕,与阶下满地碎银般的月光纠缠不清。
这惨惨淡淡的月光,总教他想起那年冬夜。那晚,红泥小火炉上煨着的雪水刚沸,她正伏在案前呵手,鼻尖冻得通红,却偏要抢过他手里的狼毫:"让我来写这最后一句。"
呵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混合着烛火的暖光落在宣纸上,把 "相思"
二字晕得温柔。如今案头的红笺仍在,只是向壁的那面已洇透了墨迹,像谁的泪落在陈年旧事上,晕开一片模糊的疼。
他弯腰抚摸被露水打湿的竹影,琅玕叶上的水珠坠在青石板上,叮咚声惊飞了树枝上的夜莺。这声音多像她当年绾发时,银簪坠在妆奁上的轻响。那时她总爱采阶前的兰草,说要学易安的
"帘卷西风",却在他吟到 "人比黄花瘦" 时,把整束兰草都掷进他怀里。阶下的兰草年年发,只是再无伊人笑着嗔他
"酸文假醋"了。
薄情原是多情累。他曾笑宝玉为儿女情长所困,如今才懂那牵肠挂肚的滋味。秋风卷起他袖间的诗稿,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恰如她临终前未说完的那句
"保重"。廊下的铜鹤香炉早已冷透,灰烬里还埋着她亲手制的檀香,风过处,一缕清芬漫过阶前,竟与那年雪夜的暖香重合。
月色淌过潇湘馆的竹梢时,他忽然看清阶下的露水原是满地愁痕。那些被岁月磨得模糊的字迹,那些在记忆里愈发清晰的笑靥,都浸在这凉如水的秋夜里,随着琅玕影一同摇曳。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正敲在
"忆" 字的尾音上,惊得满院月色都晃了晃,像谁在时空那头,又呵了口气,暖了暖这寒凉的相思。
附纳兰性德《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内心的孤独和多情,这是纳兰性德一生的写作主题。在他的词作中,岁月流逝和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深深感慨,对爱情和亲情的深深眷恋。他的词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的情感世界如同一汪湖水,清澈深邃,恍若隔世。或许,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词作,感受到那份深情厚谊和对生命的热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