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阕词,一场叹----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2025-07-04 06:04:53)
标签:

原创

文化

诗歌


一阕词,一场叹
----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书页翻动时,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总带着墨香漫溢出来。“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字,像一柄玲珑剔透的冰棱,将时光割裂出一道细缝,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窥见古人情肠里的幽微叹息。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一段感情,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初见的刹那,该是春日庭院里惊鸿一瞥的温柔。你看那桃花灼灼,她执扇掩面,裙裾掠过青苔石阶,惊起檐下铜铃轻响。又或是灞桥烟柳间,他解下腰间玉佩相赠,马蹄扬起的细尘里,连离别的愁绪都裹着蜜糖般的清甜。纳兰笔下初见的那一刻,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是永不褪色的水墨,画着江南烟雨里并肩撑伞的剪影,描着塞外风沙中互诉衷肠的侧脸,连眼角眉梢的笑意都凝结成琥珀,封存了最纯粹的心动。

       可词章翻过,“何事秋风悲画扇” 的诘问如寒雨倾盆。团扇曾是夏日里最贴身的温柔,却在秋凉时被弃置箧笥。就像曾经山盟海誓的人,终究敌不过岁月里的猜忌与疏离。纳兰或许想起了青梅竹马的表妹,想起了相濡以沫的卢氏,以那些热烈鲜活的爱意,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在命运翻云覆雨的手掌中,化作残烛摇曳的冷。光。这世间多少缘分,都是从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走向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的无奈。

       合上书卷,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原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是简单的追忆,而是穿透沧桑的喟叹。它让我们在时光的褶皱里,看见自己年少时红着脸递出的情书,想起和老友彻夜长谈的夏夜,那些最初的真诚与炽热,无论后来经历多少世事变迁,都像暗夜里的星辰,始终悬在记忆的苍穹。我们何尝不是一边在岁月里跌跌撞撞地成长,一边在心底珍藏着初见时的白月光,在某个疲惫的黄昏,轻轻翻开这阕词,任思念与感怀漫过心头。


纳兰性德所作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