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旋律里的记忆

(2009-02-19 10:20:46)
标签:

杂谈

旅游

美食

情感

情趣

时尚

文化

娱乐

旋律里的记忆  小提琴是我热衷的乐器。我的小提琴老师是西安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山东人,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女子。记得在学琴的时候,李老师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既有大姐姐的宽容,又有严师赐教的厉色。当我顺利完成作业,漂亮的拉完练习时,她以一个姐姐的亲和,表扬我的优点,鼓励我,鞭策我。当我没有演奏好曲子,她利索的操起她那把日本琴,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给我示范。在她的表情里让我体会曲子的音高,音色和音质。有时,我贪玩,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当回事,在会课时李老师看到我的表现,很是不高兴,她厉色的语言,严肃的表情,甚至带着哭声,一遍又一遍的让我重复练习,达不到他的要求,她决不让我吃饭,绝对带有惩罚性的行为。

   由于我和老师的年龄相差甚微,加上我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处理得就像姐弟,动不动我俩就翻了脸。我甚至认为老师在有意整我,没有了练琴的热情。《开塞》中的米嗦米多,简直成了我生活中的负担。看到同龄的人不是结伙游玩,就是同路郊游,而我整天加着小提琴木偶般地米索米多,西来西嗦,多系拉锁,发米来多。简直让人发木。

   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没有直接批评我。而是把我带到音乐厅去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她把我领到影剧院观看西影的电影《生活的颤音》。她给我买盛中国,潘艺林的小提琴独奏曲唱片。让我重新认识音乐,重新认识小提琴。

    优美的旋律让我陶醉,明澈而浑厚的琴声让我枯燥的心又重新回到了老地方。在老师会课的时候,李老师还特意加了兴趣练习曲,象《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短而熟悉的片段的练习曲,使我的练习兴趣很是高涨,进步也很快。我起早摸黑,在居室,在田间,在河边,在林荫,我更换着练琴地点,从《牧歌》到《炉台照亮》,我渐渐的练起较大一点的练习曲。三年后,我开始参加了专业乐队的演出和伴奏。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老师也调回了老家山东,我早已改行从政。但每当我拿起小提琴时,就想起了我的恩师李老师,她那把日本琴奏出的透明旋律,永远回荡在天空,让人陶醉,让人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商州大烩菜
后一篇:女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