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痴”老人弄乐众邻

(2011-12-10 09:35: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作品

“花痴”老人弄乐众邻

                         (原载长江信息报)

     近日,记者接到报料,称万良社区有一老人酷爱养花,人称“花痴”。家里的花多得放不下了,就把花盆放到一家家邻居门前,放到社区内的街道两旁。这一来邻居乐了,开门闻香,出门赏景,盛世新风,社区老少津津乐道。

 

               “花痴”名不虚传

     10月11日,记者闻讯前往。在求索西路市中级人民法院西边一条小巷往北拐进去,这里几年前还是农村郊区,居民住房大都有是农村常见的那种二至三层私房,只是近几年社区建设已把这些私房规划得成排成列了。楼房行列纵横之间,自成小街小巷。这里便是良万社区。

     记者进入社区随便问一居民,便有热心人乐呵呵地把记者引向老人的家。

     在离老人家约两百米的小巷两边,只见各色花卉排成两列长阵,时值中秋,却见赤橙红绿青蓝紫各色花儿竞相开放。除菊花类外,大多数花儿记者叫不上名儿。及至到得老人家中见得老人,在老人自豪的引荐下,参观了屋前屋后,屋里屋外,发觉,全是花!中途记者上厕所时,却见厕所内墙壁上一40厘米见方的小洞内也摆放着一小盆供花草。“花痴”真名不虚传也。

 

                一生爱花是为缘

     老人姓范名文。1935年出生。范老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想必是常与花为伴之故。老人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那残酷的战场上,是那些美丽的山地野花伴他走过了那段峥嵘的岁月。此后他一生爱花。老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转业到地方,在郴州白沙矿务局工作了30年。在工作单位,人人知其爱养花。常见其办公室门口、住宿地周围鲜花簇拥。1994年老人迁来岳阳,原住在王家河居委会,其住宅周围也种满了各类花草树木。“可惜后来修路拆迁大部分都未能保留下来。那时种的花树可多哩!”老人说。2001年,老人又举家迁来良万社区居委会,几年时间,家里种养的花卉又已达近1000盆,花卉种类达上百种。

 

               奇花共赏  只送不卖

     随着种养花卉的增多,渐渐地老人家里已经摆放不下了,老人想出了个好主意:把花盆摆放至附近一家家的邻居门前,摆放至附近居民出行的小街两旁。邻居见有人送花上门,还有人每天义务洒水护花,乐得哈不拢嘴,小巷幽香,居民出行花团锦簇,焉能不乐?而老人也不愁花盆摆放的位置了。

     而居民也都自觉地为老人看花护花。据老人讲,这么多花盆放在室外,几年来从未丢失过一盆。而邻里之间也日渐和睦,社区之内日见和谐。可见花儿真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好东西。

     老人的花从来不卖。老人说,花儿是神圣的,有灵性的,不可用之交易,不可用之谋利。老人指着窗边一株铁树说:“这个小盆曾有人出价至1000元,但是我没卖。”几年来随着“花痴”名声在外,常有一些上门赏花者提出购买要求,老人一概拒绝。老人说,一生养花已过七十,但从未卖出过一花一草。只是有时候碍友人情面不过,送出过一些,但绝不收钱。至今也只送出过上百盆花卉。老人又指着客厅墙角边的一盆小草说,这种草叫救命草,又叫幸福草。市场上是没有买的,常与之相伴能延年益寿,并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几年前一友人从日本回来送其一盆,至今老人以之为种共种苗培植出过8盆,均已送给朋友了。

     这世上爱花养花者知多少?诚如此范公者有几人?

                                       (记者童南茜何志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偶感
后一篇:民国文化范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