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江半脑壳少年生活在危险中

(2008-11-02 00:43:15)
标签:

脑壳

颅骨

碎骨

钛网

郑伟忠

平江

杂谈

分类: 新闻作品

        平江半脑壳少年生活在危险中

核心提示 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新联村的16岁少年郑伟忠,在深圳打工时惨遭不幸,车祸撞没了他的半边头颅骨,虽然在昏迷了十七天后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如今郑伟中的脑壳右半部分头骨仍是空缺的,右颅顶骨有一个直径达20公分,深度达10公分的凹坑。用手轻触,头皮下空空荡荡。目前,由于家境贫寒,这个16岁少年只能每天头顶半个脑壳在地处平江深山的家中出入,时刻生活在危险中。  
  

             小小少年挑起家庭重担
  平江县长寿镇地处偏僻,群山环绕。郑伟忠的家就位于离镇十来公里远的深山之中。
  从小伟忠记事起,父亲郑太平身体就一直不好,乡里的郎中说是胃病,因为钱的问题他就一直撑着没去大医院做个检查,近些年稍微运动,就剧烈喘息,上气不接下气。母亲方金玉身材瘦小,身体弱,但家里很多的农活全靠这个妇女劳作。小伟忠有一个比他大1岁多的姐姐,当时仍在读书。十来岁时,伟忠担当起家庭顶梁柱的角色。耕田插秧,播种收割,什么农活都会干。小伟忠还经常与母亲争抢重活干。
  在他11岁那年,因天气干旱,田里的秧苗要靠挑水浇灌了,母亲一个人在烈日下来来回回挑水浇田,刚放学回来的小伟忠飞奔近前,放下书包,抢过母亲的水桶挑水。方金玉说:“那时伢子个头不高,两只水桶几乎都拖在地上,但他还是努力地挺直腰挑着满满两桶水步步前移。他现在个头不高,只怕是小时候过早挑重担给压的啊!”
  伟忠14岁那年,母亲又得了肾病,由于无钱医治也一直拖着,伟忠就对父母亲说不想读书了,要回家干农活。遭到父母坚决反对,直到初中毕业,他决定南下打工。临行前他私下对叔父说:“我到现在连父亲得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严不严重也不清楚,除了爸爸,我就是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了,所以我要去打工挣钱,给爸爸好好检查一下再治疗,妈妈的肾病也不能拖了,还要供姐姐读书,我长大了,要管这个家。”
  
             车祸撞掉半边脑壳
  2006年6月,16岁的郑伟忠随老乡在深圳龙华镇找工作,第一次出远门的他顾不上多看眼前这精彩的城市,整天穿行于大街小巷为找工作而忙碌奔波。一天,在深圳市龙华镇为赶一单位面试时间,他只顾匆匆赶路,突然,侧后一辆大型货车风驰电掣而来,一下子将他撞得飞起。
  他在深圳医院龙华分院整整昏迷了17天。出事两个多小时后,他在深圳的老乡才得知消息赶到现场,很快联系110民警将他送往了深圳医院龙华分院。而他远在平江深山的父母则在出事后的第3天赶到了医院。这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妇闻知孩子在外地出了车祸,如遭晴天霹雳。他们立即跌跌撞撞地忙着四处联系亲友乡邻筹钱,加上准备装修房子的钱,怀揣近2万元赶往深圳。方金玉说,当时看到儿子的头肿得有脸盆大,整个头上裹满了纱布,口鼻里插满了各种管子,她一下子昏倒在病房门口。儿子右侧脑的大半边头骨被撞得粉碎,并深深地向里凹陷,嵌入了脑颅内。“医师在儿子头上钻了许多小孔,然后用钢丝一样的软锯刀在儿子头上开了两个‘天窗’,清理出许多撞碎的头骨。”父亲郑太平说。
  17天后,入院以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郑伟忠才醒过来,医生至此才宣布孩子暂时度过危险期,大家惊叹:“这孩子生命力真强。”
  郑太平夫妇的心情放松状态没有维持多久,这对贫困夫妻又陷入了新的无奈之中。当初医院为确保病人生命安全,为不使手术时间超过极限,没能从头颅内全部清理出车祸造成的碎骨。按计划应在第一次手术的2个月后即2006年8月再入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把颅内残留的碎骨清理干净,并植入一个人造颅骨型网架,手术才算完成。但此时郑家已没有钱了,郑太平夫妇万般无奈下,只好带着郑伟忠回到平江深山的家里。
  如今,失去了大半边脑壳的郑伟忠顽强地生活近2年了。
  
              病重少年的烦恼
  4月17日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郑家所住的是个两层毛坯房,上面一层连门窗都没有。郑太平说:“这房是2003年在弟弟的帮助下,自己家里人动手砌的。三年来还没筹到装修的钱,2006年伢子就因车祸住院,5万多元的治疗费用那肇事司机只出了2万多。三年来储备用于装修这房子的钱全给孩子治病了,还外借了2万多。”
  “半脑壳”少年郑伟忠粗看与正常人无异,谈话亦思维清楚,回话准确,但其右侧脑部凹陷痕迹明显,从正面亦可看出右侧头顶部像被切掉了一角。“我的头皮下面是空的。”郑伟忠苦恼地说。他躺下时,头的外部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站立时,半边脑壳就像个软绵绵的布袋随之凹陷,半边脑袋几乎没有了。尤其是右颅顶骨现出一个直径达20公分,深度达10公分的凹坑,记者用手轻触凹坑,头皮就更加深陷进去了,感觉皮下空荡荡的。
  问起车祸前后的身心变化,郑伟忠说,现在站立久了就会头痛头昏,身上也不舒服,但又说不清个确切地方。一旁的叔父补充说:“医生说这种神经质性的反应就是因为头颅内残留碎骨刺激了脑神经所致。他还经常心情很烦躁,脾气也比原来大很多了,不知道是否也是这个原因!”郑伟忠说:“我不知道我的脑壳能否治好,我爹妈身体都不好,我姐又因我辍学打工,她现在做保姆一个月300元怎么能供起这个家呀!”
  
              时刻都生活在危险中
  4月18日,记者在岳阳市区向有关专家咨询时得知:其实目前郑伟忠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潜伏着生命危险,每一天都生活在危险之中。
  据湘岳医院骨脑专家陈军介绍,首先,郑伟忠目前残存于脑颅内的碎骨坏死后随时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刺激和挤压,引发一系列的神经性疾病,并会产生智障、瘫痪等严重后果;其次,没有颅骨保护的大脑组织遭遇任何硬物的碰撞会随时产生新的脑伤害,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其三,无颅骨隔开的头皮和脑组织极易粘连,容易引发抽筋、癫痫等不良后果,因此应立即进行第二次手术,清除颅内残留的碎骨,同时加植一个人造钛网代替颅骨。据陈军介绍,这在目前医学临床治疗上是一个普通的手术,费用也不是很高,整个手术费用还不到2万元。
  记者致电郑伟忠父亲告知这一咨询结果时,他高兴之余又忧心起来。他说:“我就种了三亩田,全家人劳作挣的钱,抛开生活必需花销没有什么积蓄,加之,上次的手术向村民、亲戚朋友都借了好几遍了,再也借不到钱了。家里的房子是自家人动手垒起的,卖不了几个钱,做得太粗糙也没有人愿意买,2万元我也无法筹到啊,希望好心人救救我儿子吧!”          (本报记者童南茜)

 

《平江半脑壳少年活在危险中》后续:

            社会各界倾情救助半脑壳少年

     平江长寿镇16岁少年郑伟忠,2005年在广东遭遇车祸被撞去了半边头颅骨。首期手术被抢救过来后,因家贫,一直无力进行第二期颅骨修补手术,两年来就顶着半边脑壳生活在平江大山中。4月24日,本报以《平江半脑壳少年活在危险中》为题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头注。在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下,目前郑伟忠已在市二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颅骨修补手术,半脑壳少年重获新生。

                 省市媒体跟进关注
     4月24日本报报道推出后,多家媒体予以全文转载。5月10日,湖南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看到本报报道后,于当日远赴平江深山郑伟忠家中采访、慰问。并将郑伟忠带至长沙录制了二期节目,于15日、16日在该台播出。湖南省人民医院负责人在看了报道后,将郑伟忠接至医院免费为其进行了全面检查。
               当地党群献爱心
     5月8日,平江县长寿镇党委书记刘师迅获悉郑伟忠处境后,立即召开了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专项会议,决定由镇团委和妇联组织爱心募损活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捐款,援助少年郑伟忠,并向全镇机关团体发出了《爱心募捐倡议书》。5月22日,短短10余天,镇民政工作主管领导罗美香亲手将10706.2元爱心款交到了郑伟忠手上。

                 岳阳各界倾情援助
     5月10日,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方兴旺看到本报报道后,与本报记者联系。告知给郑伟忠施行颅骨修补手术总费用约需2.5万元,医院对郑伟忠处境深表同情,愿减免1万元为其施行手术。5月23日,郑伟忠一家到达市二医院,方兴旺在进一步了解郑家经济状况后,立即向院党委和院长作了汇报。经研究,该院决定为郑伟忠手术只收取人造颅骨(钛网)材料费用7000元,其他住院、医药、手术费用全免。
     期间,岳阳市民政局专门向平江县民政局发函,要求一个月内为郑伟忠落实大病救助款项;岳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红十字会还专门派人赴医院对郑伟忠进行了慰问并捐款。
     5月25日上午9时,郑伟忠被推入手术室,本报记者被特许进入手术室观看了整个手术过程,记者看到,一块约15公分见方的金属钛网作为颅骨被植入了郑伟忠头内。3小时后,手术圆满成功。                                                                       

(记者  童南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