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农民创作书法长卷《中国万龙图》为奥运加油

(2008-10-06 20:55:02)
标签:

书法

中国万龙图

龙字

长卷

岳阳

分类: 新闻作品

        岳阳农民创作书法长卷《中国万龙图》为奥运加油

                   (本文2008年6月2日发于《洞庭之声》)

    “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龙”之书法典籍可谓浩如烟海,然而从未有人系统整理过,也从未有人见过万龙万姿的书艺。岳阳一农民书法家历经七年,创作出一万个姿态迥异的“龙”字百米书法巨制《中国万龙图》献礼奥运。近日,记者来到这位农民书法家的家中,见到了刚刚装裱完毕的《中国万龙图》。

 万龙万姿--
《中国万龙图》为奥运加油

    《中国万龙图》的创作者名叫胡扬帆,家住岳阳楼区北港乡的蔡家村。胡扬帆的家简陋,窄小,略显零乱。胡扬帆指着写字台上的一束卷轴告诉记者:“这就是《中国万龙图》,刚刚从深圳装裱回来,花了我六、七千元!”他说,准备在奥运圣火经过岳阳的那天面世,8月8日赴北京进“奥博会”展出,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

     记者看到,与平常见到的书法作品卷轴相比,这幅卷轴果然显得十分庞大。胡扬帆说:“卷轴太长,家里根本无法打开。”翌日,胡扬帆邀记者携卷轴至一公司的篮球场上一睹雄姿:《中国万龙图》长120米,宽1米,四周以绸缎装裱,整幅长卷重达40斤。长卷展开,最前端是5个隶书大字:“中国万龙图”。然后是在长达100余米的巨幅白纸上,10000个龙字分10行排开;每行1000字。10000个龙字,10000种姿态,构思奇巧,气势磅礴;远观近瞧,意境迥异,各有千秋;中华民族“龙文化”中那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追求和谐的审美思想,跃然纸上。
    “书法是具有民族性的,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和气魄。龙是中华民族的神圣图腾。今逢盛世,中华民族迎来了奥运盛典,我想用这10000个龙字来展现龙之精神,龙之气魄!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加油!”这位农民书法家说。

创作冲动--
缘于北京奥申委的回函

     采访中,记者得知,现年39岁的胡扬帆自小就有书法方面的特长。6岁时,因字写得好被人称为“小神童”。初中时,曾得语文老师的指点,后因家贫辍学,他便开始专攻书法。据他说,岳阳书法界的前辈高树槐、唐全心等名家对他有过点授。

     在书法研习过程中,胡扬帆对书写“龙”字情有独钟。“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说:“上下五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今天人们多以带‘龙’字的成语和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至2000年时,他已收藏有各种龙的图案及龙的书写体式达数千余种。当时,正值北京申奥,于是胡扬帆决定创作一幅以1000个书写各异的“龙”字的《千龙长卷》献给北京奥申委,以表达对北京申奥的支持。作品出来后,恰逢《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收藏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全球华人书画大赛”。胡扬帆将《千龙长卷》送去参展,没想到获得银奖。当时《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曾作大篇幅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来函意欲收购《千龙长卷》,但胡扬帆毫不犹豫地将它捐给了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委员会。

     2001年3月,一封北京来信影响了胡扬帆以后的生活。信中说:“感谢胡扬帆先生对北京申奥的支持。”落款是:“北京2008奥申委新闻宣传部。2001年3月19日。”“《千龙长卷》能够受到北京奥申委的重视,如果是10000个字的《万龙长卷》呢?……”想至此,胡扬帆亢奋了。他要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北京申奥成功,胡扬帆也开始启动《中国万龙图》的创作。他发誓说:“2008年,我要舞动我的‘万龙’进京,让万字龙在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大团圆!”自此,胡扬帆走上了一条“为龙疯狂”、“天下寻龙”的充满激情而又艰辛之路。

筹钱寻“龙”--
街头卖艺上了“吉尼斯”

     胡扬帆告诉记者,《中国万龙图》的诞生,从最初的意向策划、构思论证,到搜寻史料、考证临摹,再到后来的分析取舍,成片上纸以及装裱等,经过了一个长达7年的漫长而痛苦的历程。
     胡扬帆由于创作龙字书法,如痴如醉,生活的担子全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妻子只好在种田的同时,到城里兼做家政,赚钱补贴家用。

     对于这个平凡农家来说,“胡扬帆干的是个烧钱的事!”胡扬帆妻子向记者抱怨道:“老胡为了万龙长卷,八易其稿,用掉宣纸有吨把重。这买纸的钱拿来家用,我们的生活会好得多。”

     确实,这几年胡扬帆走南闯北收集史料,确实“烧”了不少钱。可这钱从哪来的呢?她也许不知道。
 有一次,胡扬帆在南方某城看到街头卖艺人表演“左右开弓”双手同时写字,他的心为之一动:“这活儿我也能干!”12岁时,胡扬帆右腕不慎受伤,酷爱书法的他只好用左手练习写字。当右手伤愈康复时,他的左右手都能写字了。此后,胡扬帆每到一地就表演,“没办法!要钱吃饭,要钱买纸呀!”他说。

     有趣的是,受此启发,他开始练习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写字。慢慢地,一项项只有他独有的书法绝技不断诞生。这其中有“发书”、“鼻孔书”、“口书”、“吹书”、“泼墨书”、“喷漆书”、“骑车书”等等。此举令他变得小有名气,南方几个省市都有单位邀他去表演。据悉,目前他是这个圈子中拥有书法物质表演项目最多的人,超过100种以上。为此,他已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书法特技证书。尤其是他全身挟着13支笔同时书写一项,堪称世界第一人。凡看过他表演的观众都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字,真有趣,快乐!”从中,胡扬帆也得到了应有的报酬。
     一些有名望的书法家称他的书艺是“旁门左道”。对此,胡扬帆不以为然。对他来说,“要紧的是能弄到钱,使《中国万龙图》工程得以继续。”

寻遍天下--
终得万龙“全家福”

     “其实最难的还是史料的收集。”胡扬帆告诉记者,7年间他几乎跑遍了中国的绝大多数省市,足迹遍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古玩市场、旧书摊、旧书籍印刷公司以及古刹古寺等,搜集有关“龙”字的资料。这对于一个农民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

     “可我的世界里只有龙!我比梵高还疯狂!”他说,“有一种激情、有一种力量,在控制着我,令我不能自已,非要坚持到长卷完成不可!”就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说到“龙”字,胡扬帆仍不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不能自控”的激动。这恐怕是这几年的经历烙在他身上难以抹去的痕迹了。他一直生活在亢奋与苦恼频繁交替之中。他有从饿肚子到街头卖艺的悲壮,有查找史料吃闭门羹的无奈。当然,更多的是发现一个又一个龙字时的狂喜。

     一次在西安街头,他蓦然瞥见地摊上有本《百帝图》。中国历史上100个皇帝的图像下,对应的是100个神态各异的“龙”字,似乎在向他微笑招手。他赶忙高价买了下来。“龙是有灵性的,也许是我感动了他吧!”他一边找出那本《百帝图》给记者看,一边说。

    “从发黄破旧的古帖中,从灰尘厚积的烂书里,从无人问津的昂贵的古代大字典上,每当看到一个个如文物般沉睡千年而又余威犹在的‘龙’字时,我都兴奋得几近疯狂!”胡扬帆说。他也有过没辙的时候。有一次,他在一个城市满街乱转,查看店铺招牌上的“龙”字写法,就曾一无所获。有一年在南京,他和一个正在大学读研的儿时好友,一起揣摩龙字的写法而忘记了时间。当朋友回校时,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已过了近半,害得他差一点毕不了业。

     据胡扬帆介绍,《中国万龙图》收集的龙字书写图案,从原始社会仰韶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第一个龙纹图案开始,到象形文字、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籀文、大篆、小篆、魏碑,一直到汉代简牍等收录无遗;又从汉隶、汉简、章草、今草、狂草、行楷、正楷、行书、行草、行隶等,再到现代书法,也一个不漏。其中还收录有历朝历代名家遗迹,历朝历代皇帝题的“龙”字,历朝历代名人及现代人印章中的“龙”字。     (记者 童南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