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2025-09-11 19:16:03)
标签:

陶瓷

历史

人物

分类: 博文陶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李俨

刻瓷艺术诞生于乾隆年间,当时乾隆帝作咏瓷诗,命宫廷艺人刻于宋瓷上,从此算是给刻瓷在陶瓷中开创了新的天地,后来刻瓷在清末民国时期较为流行,出现不少优秀的刻瓷艺术家,诸如在北京的有朱友麟、陈智光、黎勉亭等;在上海的华约三、雨村、戴国宝等;在扬州的有江雨三、朱少甫、高应三等;在杭州的有方炳文等,此外还有张玉山、祁易园、王炳山、静山、琴舟、蒋西洲等人。

在浅绛彩瓷画家中,见于刻瓷的有程门、许达、汪介眉、金品卿等四人。此外,梁文杰《清末民国时期刻瓷的源流及特点》等记载的还有汪友棠、钱仙槎、闵丹臣、俞子明、张子英、罗宿等人。可是我始终怀疑他们刻瓷的不可靠,很有可能出自他人之手,唯独一个刻瓷出身的许达生例外。因为瓷画家兼及刻瓷或雕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当时的作伪已是普遍现象,尤其像程门、金品卿、汪介眉、汪友棠等在瓷画上享有盛名,因此托名或赝品自然是极可能的事。例如程门、汪友棠那时就有不少的赝品;又如程友石,曾伪托景德镇同知蒋矩亭的兰草;又如蒋玉卿,也曾作伪僧人庐山修梅的梅花琮瓶、山水瓷板以及江西官员王凤池的花鸟瓷板等。此外,还有托名江西官员张鸣珂的渔妇晓妆图刻瓷帽筒,以及山水、花鸟素胎雕瓷方帽筒等等。

上面这些证据,还只是就外在的证据而言。从内在证据来说,他们本是知名的瓷画家,在官窑工作仅凭一技之长就有立足之地,又由于官窑是计件工资,所以他们无须于刻瓷上再费工夫,做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何况刻瓷的销路哪里比得上浅绛彩瓷呢?

进一步考证,程门的刻瓷,只见于一件《水阁纳凉图》仕女瓷板。这件瓷板乃是刻瓷中的精品,但从技法上讲,绘瓷和刻瓷是两种不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从绘瓷到刻瓷跨越了不同的技法,并达到如此深厚的功力,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再者,与程门有交往的名家名流都未提到他的刻瓷,县志里也没有记载,何况这件刻瓷作品未署年代和姓名,只有一方印章是程门的别号“松生”二字,但是用一别号来做“证据”是否孤证?根据以上的事实推论,可知将这件刻瓷判断为程门的真品,似是站不住的。我个人怀疑此作极可能出自刻瓷名手黎勉亭,他不但熟知程门的别号,而且是江西人中的唯一擅长线刻的高手。

再说汪介眉,他的刻瓷仅见于民国初期,其中一件为民国三年的人物山水加彩刻瓷花瓶,民国三年,汪介眉已七十一岁,怎能刻出线条如此繁密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呢?

其他浅绛彩瓷名家的刻瓷也大致如此,几乎都是托名之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刻瓷常见于线刻法和点刻法,线刻法即以单线和双钩刻出画面,而许达生的刻瓷尤其擅长点刻法,例如光绪二十五年的《岁寒三友图》瓷板,则是用点刻法而非线刻法,即以木槌敲击錾子而成纹饰。这种点刻法也见于胡文祥、江雨三、黎勉亭、朱友麟等。

以上这些相关问题,颇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近年以来虽然浅绛彩瓷的收藏与研究不断升温,然而就浅绛彩瓷的作者个体研究而言,实在可以说仍很薄弱。有关浅绛彩瓷的著述及文章中最为严重不足之处,则是考证不精,曲解历史真相,以至于以讹传讹,使许多人已经造成了错误印象,可见做历史考据真是不容易,需要用心、耐心、专心和细心。

2025-6-29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关于浅绛彩名家的刻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