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醉璞
醉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57
  • 关注人气:2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2012-12-10 07:31:29)
标签:

陶瓷

杂谈

分类: 博文陶瓷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李 俨

 王少维(1818——?)之名,本来连陶瓷界中知道的也不多。自从收藏热后,顿时名满天下。据刘新园先生考证,王少维不仅为晚清浅绛彩三大家之一,而且是官窑两枝笔之一。但是,关于王少维的事迹,却历来语焉不详,迄今仍然资料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正因为如此文献无证,王少维的流传作品,也就成了稀世之珍。因而,对其作品的搜集和整理,以期弥补相关资料的不足,以及为今后研究等参考,将不失为一件有价值的工作。兹据以往的相关论著、图书及网上图片资料等综合统计,将王少维的流传作品搜集、整理如下。

一、王少维的纪年作品

1.人物镂空帽筒,上题:“癸酉(同治12)小春月抚曾布臣画意写于珠山东麓之静得所居为□□□□□□少维王廷佐。”朱文印:“少”,白文印:“维”。(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第55页)

2.国画人物条屏,写秋山静钓图,上题:“癸酉(同治12)立秋前三日摹于芝阳经署,画饼书生王廷佐。”朱文印:“少维”,白文印:“王廷佐印。”(曾收藏)

3.花鸟帽筒,上题:“仿青湘子画意,癸酉(同治12)孟冬写于昌江珠山官廨,少维王廷佐作。”朱文印:“少维”。

4.山水提壶,上题:“甲戌(同治13)秋月上浣为子修四兄大人清玩,崇之持赠,王少维画于昌江珠山之东麓。”白文印:“廷佐”。

5.山水瓷板,上题:“甲戌(同治13)秋菊月为益山仁兄大人清品,少维王廷佐作于昌江珠山之静得所居。”朱白文印:“王氏”,朱文印:“少维”。(见熊中富《珠山八友》,第39页)

6.人物圆瓷板,上题:“九如图(隶书)。时属甲戌(同治13)冬为□□□仁兄大人雅正,少维王廷佐。”白文印:“少维”。(见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第11页)

7.山水、人物琮瓶,一题:“甲戌(同治13)冬月为□□□兄大人雅玩,少维王廷佐作。”朱白文印:“王氏”,朱文印:“少维”;一题:“少维画。”朱文印:“王氏”。(同上12页)

8.人物瓷板,一题:“乙亥(光绪1)秋九月手裁,奉海帆司马老弟大人雅鉴:江州司马去何早,浔阳千古月浩浩。饶州司马来何迟,望碧一亭春熙熙。虞官纳言之子孙,洞庭源流衡岳根。一琴一鹤莅昌浦,静治喧杂简治繁。我绘赵公入蜀意,为君调琴饲鹤计。非贪安逸尚清淡,座中无事心有事。事国家事补疮痍,万里骥足詎限之。如兄定占赠并题。”白文印:“衍之”;一题:“材吾楚也用于吴,琴不凄凉鹤不孤。有眼莫将图错认,龙昌江是赵成都。弹得太和元气出,鸣将最始九天通。才长用短人休笑,先看东山别驾功。海帆司马仁弟大人映之,丹臣如兄王凤池。”朱文印:“丹臣”,白文印:“王少维画”。(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66页)

9.山水瓷板,上题:“琴鹤厅闲选画情,胸中灵秀有湘衡。前身定是陶宏景,听遍松涛万壑清。乙亥(光绪1)冬就,海帆司马仁老弟大人两政,丹臣如兄王凤池题。”朱文印:“丹臣”。(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67页)

10.人物双狮耳花口大瓶,一题:“仰天春。光绪二年丙子春正选于昌江珠山,丹臣记。”白文印:“太史氏珍藏”;一题:“此少维神品也。丹臣评画,少维王廷佐画。”白文印:“王廷佐”,朱文印:“少维”。

11.王少维、金品卿、方玉合作山水、花鸟、清供瓷板四条屏。该屏为方玉定制,制作于光绪丙子(光绪2)春夏间。其中山水8幅,花鸟8幅,清供4幅,共计20幅。王少维作品,山水4幅,花鸟5幅,清供2幅,共11幅,其余9幅为金品卿所作。山水则写湖北之名胜——新阳八景图:沧浪烟雨、恩波夜月、道观晴霞、杨林晚渡、南市渔歌、宋山樵唱、孔殿秋香、谢墩夕照。所有画作的书款与题诗,疑为王凤池代笔。

12.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等人合作书画瓷板八扇屏风。该屏为王凤池定制,制作于光绪丙子(光绪2)夏五月至丁丑(光绪3)冬十二月之间,原为50幅,缺失3幅,现存47幅。其中13幅人物及山水为王少维所作,另13幅花鸟、清供图为金品卿所作,而书款、题诗均为王凤池代笔。另外,还有21幅为书法文字板,则由王凤池(丹臣)、王臣弼、许善长、李嘉乐、王先谦等十人书写。(见陈树群《情系珠山绘瓷笺——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合作八条屏赏析》,《收藏界》2010年第6期)

13.人物瓷板,尺寸43x33厘米,上题:“晋爵添筹,(隶书)丁丑九秋少维画于珠山之环翠亭。”朱文印:“王少维”。
14.人物琮瓶,一题:“采芝图,少维写意。”一题:“四方春,此品得土脉之华。丙子(光绪2)年夏午炼于昌江珠山室,丹臣选。”白文印:“臣”。(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40-41页)

15.山水大娇盆,上题:“时丙子(光绪2)秋月,仿赵大年画意,少维写于昌江珠山之蕉荫轩。”白文印:“王印”。(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68页)

16.山水帽筒,上题:“丙子(光绪2)冬至后,选寄畅□老弟大人赏品,丹臣兄凤池书赠,三吴王少维画。”朱文印:“丹臣”白文印不辨。

17.山水圆板,上题:“丁丑(光绪3)春仲,仿□山主人画意写于珠山之环翠亭,为瀚如观察大人鉴,少维王廷佐。”白文印:“佐印”。

18.山水、花鸟方瓶,高40厘米,上题:“戊寅(光绪4)秋仲写于厂署之环翠亭,少维王廷佐作。”朱文印:“我吴人”。

19.山水、人物、清供琮瓶,上题:“戊寅(光绪4)冬月写于珠山之南麓半弓园,王少维。”朱文印:“王氏”。

20.人物圆板,上题:“渔樵耕读(隶书)。戊寅(光绪4)仲冬月上浣奉友翁仁兄大人雅玩,芝泉杨春芳选赠,少维王廷佐画。”白文圆印:“杨”,朱文印:“少维”。(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8页)

21.山水、仕女方壶,一题:“远树参差陶水苍,小溪深处是村庄。”一题:“时己卯(光绪5)秋月昌江珠山乙黎斋。王少维作。”一印不辨。(风格罕见,合肥藏家藏)

22.人物瓷板,上题:“己卯(光绪5)冬月仿曾布臣画法写于珠山南麓之半弓园,王少维作。”一印不辨。

23.山水一品锅(二人合作),一题:“品卿金诰画。”白文印:“金氏”;一题:“任主溪作,宝敦子子孙孙,其万共年用享。己卯。”(金文)“屈其姓也,(音ge)其名也,曰生。如龙鼎,称龙生之类。后言用敦,如在,乃宗庙之器;有神,如神在之义。己卯冬日。画饼书生。”白文长印:“学古”。(见初国卿《御窑两枝笔,同绘“一品锅”》,《收藏界》2013年11期)
24.人物笔筒,上题:“庚辰(光绪6)端阳前三日,仿曾布臣画法写于珠山南之半弓园,为馨山仁兄大人正,王少维。”白文印:“吴人”。

25.人物帽筒,写渔樵问答图,上题:“庚辰(光绪6)初夏,仿曾布臣画法于珠山南麓之半弓园,王少维。”白文印:“吴人”。

26.山水帽筒一对,题款:(1)“仿大痴笔意,庚辰(光绪6)夏月上浣少维画于昌江珠山官廨之西轩。”朱文印:“王氏”;(2)“杖黎扶我过桥东之句,王少维作。”白文印:“廷佐”。(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69页)

27.山水瓷板,上题:“庚辰(光绪6)秋仲,仿清溪外史画法写为启山四兄大人法政,王少维。”白文印:“吴人”。(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20页)

28.山水瓷板,上题:“辛已(光绪7年)仲冬月,仿元人画法写于珠山南麓之碧梧书屋,为聪甫仁兄大人法政,王少维临。”白文印:“吴人”。(尺寸巨大,杭州文物商店藏)

29.仕女圆板,上题:“壬午(光绪8)端阳前十日仿月溪外史画法于昌江官廨,为少圃世兄大人珍藏,王少维。”(同上21页)

30.山水琮瓶,上题:“惟曰季加,自作宝鼎(金文)。壬午(光绪8)夏月写于珠山前之客轩,子岭雅嘱。”(同上23页)

31.山水瓷板,上题:“癸未(光绪9)初秋仿元人画法,王少维临。”白文印:“吴人”。(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70页)

32.人物圆板,上题:“乙酉(光绪11)仲春初吉,少维氏画。”印:“如”、“皋”。(见子午源《瓷上文人画:晚清民国浅绛彩瓷》,第16页)

33.山水瓷板,上题:“乙酉(光绪11)长至后十日仿□□□画法□□珠山南麓之半弓园,为珍玉仁兄大人雅席,王少维呵笔。”一印不辨。

34.山水瓷板,上题:“乙酉(光绪11)立秋前三日仿后子画法写于珠山之环翠亭,为星三仁兄大人法正,王少维作。”白文印:“吴人”。

35.人物提壶,上题:“新泉活火茶味永,何须竹里□樵青。丙戌(光绪12)冬月于昌江客次,王少维作。”一印不辨。(风格罕见,自藏)

36.人物瓷板,写渔樵问答图,上题:“丁亥(光绪13)夏日仿曾布臣画法写于珠山厂署之环翠亭,七十老人王少维。”朱文印:“吴人”。

37.人物帽筒,上题:“九老图(隶书)。写于昌江珠山之东麓,吴门少维画。”朱文印:“少维”。底款为朱红楷书:“大清同治年制”。

38.人物瓷板,上题:“□□长至后三日仿曾布臣画法写于珠山南麓之半弓园,为□□仁兄直刺大人法正,王少维呵笔。”白文印:‘吴人“。(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8页;又见熊中富《珠山八友》,第40页)

二、王少维的无纪年作品

1.人物、书法方酒烫一对(二人合作),一题:“王廷佐画。”朱文圆印“维”;一题:“少维作。”一印不辨;一题:“王少维作。”一印不辨。底款朱红篆字:“如意”。此作为王少维画画,金品卿临写金文。(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64-65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2.人物夔耳大花瓶,上题:“王少维画。”一印不辨。(同上63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3.人物帽筒,上题:“少维王廷佐作。”白文随形印:“吴门人”。(同上66页)

4.人物琮瓶,一题:“王少维画。”一印不辨;一题:“霞捲花初放,露凝香正幽。彩毫生意动,琼实夜光浮。王少维并书。”朱白文印:“书画”。(见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50页)

5.山水、人物方壶(二人合作),山水图,上题:“王少维”,白文印:“吴人”;人物图,上题:“欧修余作”,一印不辨。底款:“靠苍阁藏”。(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第57页;又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38页)

6.人物花盆,上题:“王少维”,白文印:“吴人”。(见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17页)

7.山水琮瓶,上题:“王少维写”,朱文印:“王氏”。(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8页)

8.山水、人物琮瓶,一题:“王少维写”,朱文印:“王氏”;一题:“浮沉千古事,雄进问东风。少维王廷佐画。”朱白文印:“王氏”。(同上22页)

9.山水兽耳大瓶,高60厘米,无题款,朱文印:“王氏”,白文印:“少维”。(见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第48页;又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60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10.山水兽耳大瓶,高60厘米,无题款,白文印:“少维画章”。(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9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11.仕女瓷板,写红叶题诗图,无款印。(同上57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12.人物圆瓷板,上题:“班昭劝农图(隶书)。汉之名臣传,卓哉定远侯。露冕杨柳畔,棨戟列西畴。边烽乱离后,荒芜良可忧。劝尔田家子,利穑亦有秋。美酒如甘露,父老沁心头。何以答至尊,峙粮充貔貅。举杯祝太平,吹邠连郡州。奉经余父台大人赏政,定占黄衍之题赠。”白文印:“黄氏”,朱文印:“定占”。拦腰白文印:“少维画章”。

13.松石孤猴图瓷板,上题:“少维王廷佐画。”朱文印:“少维”。

14.松石三猴图瓷板,上题:“七十老人王少维。”一印不辨。

15.人物瓷板,一题:“柳荫沦茗图(隶书)。浩浩落落,不容之容。如鸿在渚,如鹤在松。诗筒茶灶,水曲阴浓。徜徉物外,味淡鼎锺。庶几风咏,点也高踪。右赞韵珊仁兄铨部大人小照即正,世愚弟蔡嵩年。”朱文印:“云峰”;一题:“不神而癖,非桑苎翁。不谱而铭(旧作茶铭),非端明公。一饮六七碗,两腋生清风。玉川子,将毋同。韵珊自嘲。少维王廷佐写。”朱白文印:“王氏”,朱文印:“少维”。

16.国画人物四条屏,写携琴访友、高士观瀑、幽谷读书、山溪钓隐图,款印不祥。

17.人物夔耳大瓶,上题:“香山九老图(隶书)。少维写斯图,发眉神骨,超超尘表。恩三仁友选而嘱予评之,共赏在笔墨之外矣。丹臣凤池。”白文印:“王氏”。

18.山水象耳尊,上题:“七十老人王少维作。”

    从上面的实物资料中,可以考知王少维的生活年代、绘画处所及其名号等情况。他的作品时代为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十三年,虽然历时15年,但传世作品却仅存82件,比之金品卿传世作品172件、程门306件,可见其作品流传甚少。

 

 2012-12-10

 

  

    参考资料:

1.赵荣华《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2.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文物出版社,2000.03

3.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01

4.余钱程《中国民间浅绛彩瓷图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11

5.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03

6.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杭州出版社,2004.04

7.刘杨《浅绛彩瓷品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03

8.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03

9.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学林出版社,2005.10

10.子午源《瓷上文人画:晚清民国浅绛彩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4

11.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09

12.王青路《明清瓷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9

13.唐利光《民间瓷器藏品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

14.熊中富《珠山八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8

15.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0

16.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2012-12-10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王少维流传作品笔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欧修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