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2012-12-02 21:34:23)
标签:

陶瓷

杂谈

分类: 博文陶瓷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李 俨

金品卿之名,本来连陶瓷界中知道的也不多,但自从收藏热后,顿时名满天下。据刘新园先生考证,金品卿不仅为晚清浅绛彩三大家之一,而且是官窑两枝笔之首。可惜的是,金品卿的事迹,却历来语焉不详,迄今资料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正因为如此文献无证,金品卿的流传作品,也就成了稀世之珍。因而对其作品的搜集和整理,以期弥补相关资料的不足,以及为今后研究等参考,将不失为一件有价值的工作。兹据以往的相关论著、图书及网上图片资料等综合统计,将金品卿的流传作品搜集、整理如下。

 

一、金品卿的纪年作品

 

1.墨彩人物四爱图方瓶,一题:“写得墨花春色里,海棠和雨倦东风。庚午(同治9年)仲春,忍庵三兄大人嘱,公坤弟荫题。”长方印不辨;一题:“琼瑶满路含今古,独手擎来第一花。庚午春末,忍庵嘱,□□题。”一题:“忍庵三兄以四爱图嘱画,品卿金诰。”白文印:“诰”;一题:“莲塘消夏。忍庵三哥命题,弟曾永。”朱文印不辨;一题:“东篱采菊。时在庚午春末后三日,忍庵三兄嘱,□□□□□。”白文印:“□□之印”。

 

2.墨彩山水瓷板,尺寸9x6.4厘米,上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仿董玄宰画意写于昌江蕉荫轩,庚午(同治9年)冬月厚庵大兄大人正,品卿。”印:“金印”。

 

3.墨彩花鸟盘二件,题款:(1)松鹤盘:“岁届辛未(同治10年)五月写于昌江客次,友仁自制。”白文印:“友仁”。(2)芦雁盘:“仿唐解元画法,金诰摹。”朱白印:“品卿”。(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50页)

 

4.墨彩山水、松鹤方水盂,上题:“岁届辛未(同治10年)五月写于昌江客次,友仁氏自制。”等,白文长印:“友仁”。

 

5.花鸟提壶,上题:“取知人面归何处,空对枝头鹳鹆啼。辛未(同治10年)长夏子涛监选为慧客老先生雅玩,品卿学画。”白文印:“金诰”,引首白文长印:“好古”。

 

6.墨彩人物大瓶,写松下送别图,题款:“……携去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时在同治壬申(同治11年)秋为定占一兄大人雅嘱,品卿金诰。”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

 

7.花鸟镂空帽筒,上题:“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壬申(同治11年)秋月皖江金品卿作。”白文印:“好古”。

 

8.花鸟镂空帽筒一对,题款:(1)“仿华秋岳画意,癸酉(同治12年)季夏作于昌江厂署之珠山轩。”白文印:“金诰”;(2)“星詒四兄大人清玩,品卿金诰写生。”朱文印:“好古”。(同上151页)

 

9.人物瓷板,上题:“鸣琴饲鹤图,癸酉(同治12年)秋月,新安品卿画于昌江珠山之西轩。”朱白圆印:“金印”,白文印:“臣诰”。白文随形印:“我思古人”。

 

10.人物、山水方瓶,一题:“九如图(隶书)癸酉(同治12年)仲冬奉汉皋仁翁

 

大人赏玩,品卿金诰画赠。”白文印:“金诰”;一题:“丹枫绿□茅亭秋。仿松雪斋画意写于昌江客次,品卿作。”长白文印不辨,朱文印:“品卿”。

 

11.人物帽筒,题款:“癸酉(同治12年)季冬为萼梅先生大人雅赏,梦池介品卿画于昌江客次。”白文印:“金诰”。(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49页)

 

12.人物笔筒,上绘松下高士图,题款:““癸酉(同治12年)冬为幼樵仁兄大人清玩,品卿金诰画于昌江客次。”白文印:“金诰”。底朱红楷书款:“同治年制”。

 

13.山水松鹤圆板,题款:“甲戌(同治13年)孟夏为清霖二兄大人清玩,品卿金诰写意。”(见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48页)

 

14.花鸟碗,上题:“时在甲戌(同治13年)秋月上瀚昌江官廨品卿书。”印:“金诰”。底青花楷书款:“大清同治年制”。(见200510月江苏爱涛拍卖有限公司)

 

15.墨梅盖碗四件,题款:(1)“……何况再开花。乐斋仁兄大人雅玩,品卿金诰作于昌江官廨。”一印不辨;(2)“天仙古格美人姿。乐斋仁兄大人雅正,金诰作。”白文印:“金诰”。(3)“吟到梅花句亦香。乐斋仁兄大人雅玩,品卿……”一印不辨;(4)“月明林下美人来。甲戌(同治13)冬月仿新罗山人画本笔意为乐斋仁兄大人雅鉴,品卿金诰作。”朱白印:“品卿“。(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4页)

 

16.红梅镂空帽筒一对,题款:(1)“十年前事忆江东,梦绕罗浮酒肆中。赢得美人舒醉靥,春风酣酿笑红颜。甲戌(同治13年)冬月,品卿作。”白文印:“几生修到” ;(2)“天教寒梅品独仙,玉容得雪更清妍。绡裙缟袂飘逸甚,别有风姿出俗缠。新安樵者画。”白文印:“好古”。(旧藏)

 

17.人物、山水、花鸟琮瓶,一题:“一琴一鹤。时在乙亥(光绪1年)夏月写于昌江珠山之清…”二印不辨;一题:“品卿作。”白文印:“金诰”;一题:“好山须在雨中看。金品卿写。”朱文印:“诰印”;一题:“仿宇可画法,品卿金诰写。”白文印:“金诰”。

 

18.王凤池、金品卿、王少维等人合作书画八扇屏风,该屏为王凤池定制,制作于光绪丙子(光绪2)夏五月至丁丑(光绪3年)冬十二月间,原为50幅,缺失3幅,现存47幅,其中13幅为金品卿所作花鸟、清供图,另13幅为王少维所作人物及山水,而书款均为王凤池代笔。另外,还有21幅为书法文字板,则由王凤池、王臣弼、许善长、李嘉乐、王先谦等十人书写。(见陈树群《情系珠山绘瓷笺——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合作八条屏赏析》,《收藏界》2010年第6期)

 

19.山水、人物、花鸟长方花盆,一题:“临元祁画册,丙子(光绪2)新秋作于昌江珠山之环翠亭。”朱文印:“品卿”;一题:“摹倪高士画法。金品卿涂。”朱文印:“诰印”;一题:“仿李复堂笔法,金品卿作。”朱文印:“品卿”;一题:“品卿画临白阳山人原本。”白文印:“金氏”。(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48-49页)

20..花鸟、草虫琮瓶,一题:“丙子(光绪2季秋于昌江仿新罗山人笔意,品卿作。”

 

21.花鸟大花盆,高29厘米,口径47厘米,上题:“……时丙子(光绪2年)冬初为定占仁翁大人雅玩,品卿金诰写。”白文印:“金诰”。

 

22.人物提壶,上题:“诗清都为饮茶多。丁丑(光绪3)夏五月上瀚奉琢之仁兄大人即希雅正,品卿金诰写意。”白文印:“金诰”。

 

23.山水瓷板,一题:“茂林修竹(隶书)。品卿金诰写。”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一题:“……光绪三年丁丑暮春之初愚见而动幽情书此再订畅叙,丹臣凤池。”白文印:“太史氏”,朱文印:“丹臣”。(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1页)

 

24.仕女瓷板,上题:“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丁丑(光绪3年)新秋写于昌江珠山之环翠亭,皖江金品卿画。”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0页;又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5页)

 

25.花鸟提壶,上题:“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千片火前春。丁丑(光绪3年)秋写于昌江珠山之麓。”朱文印:“品卿”。(自藏)

 

26.花鸟瓷板,上题:“风轻鸟舞雨初晴,百花开尽牡丹春。峕属光绪三年金品卿写意。”朱文印:“□印”。

 

27.花鸟小瓷板三件套,题款:(1)海棠形瓷板,上题:“国色从来比西子,天香原不借东风。光绪三年秋月,品卿金诰写意。”椭圆印不辨;(2)扇形瓷板,上题:“立鹭有情□谁荇,向人无语□风蒲。品卿写。”椭圆印不辨;(3)扇形瓷板,上题:“暂向毫端借秋色,何妨今日写重阳。光绪三年秋八月品卿□画并题于珠山。”椭圆印不辨。

 

28.山水笔筒,一题:“管城子行台。春山如画色和融,都在烟云恋态中。若到柳堤亭上坐,一起收拾入诗筒。写于昌江之环翠亭,黟山樵子作。”印:“品卿”

 

;一题:“丁丑(光绪3年)冬月笔,友兰姻兄大人雅玩,保极弟李道南至赠。”(见唐利光《民间瓷器藏品赏析》,第39页)

 

29.人物象耳尊,一题:“九如图,戊寅(光绪4)春月,品卿诰画。”朱文印:“

 

品卿”;一题:“蕖园主人珍藏”,朱文印:“好古”;一题:“一声渔笛在沧浪。画临麓台司笔意,写于昌江之珠山麓,皖江金品卿学书。”白文印:“金诰”。(见陈雨前《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第5页)

 

30.山水、花鸟琮瓶,上题:“仿新罗山人画意,戊寅(光绪4年)冬月,品卿金诰作。”

 

31.山水帽筒一对,题款:(1)“……己卯(光绪5年)春月奉平叔明府仁兄大人清品,养泉持赠。”白文印不辨,朱白印:“养泉”;(2)“碧梧秋月。仿耕烟外史画意,品卿金诰写于昌江珠山之静事新居。”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6页)

 

32.山水、兰柏开窗方笔筒,一题:“己卯(光绪5年)春月,伯熙写意。”白文印:“石”;一题:“品卿作。”白文印:“古”。

 

33.人物酒烫,上题:“仿黄鹤山樵画意,己卯(光绪5年)春月品卿写于昌水官廨。”一印不辨。

 

34.花鸟帽筒,上题:“仿华秋岳画意,时在己卯(光绪5年)冬月写于昌江珠山之麓。”朱文印:“品卿”。

 

35.器形和题材不详,仅见题款:“挂筐须叶满,息倦重枝阴。己卯(光绪5)冬月上浣写于昌水珠山之麓,金品卿绘。”白文印:“臣诰”。

 

36.山水一品锅,一题:“品卿金诰画。”白文印:“金氏”;一题:“任主溪作,宝敦子子孙孙,其万共年用享。己卯。”(金文)“屈其姓也,(ge)其名也,曰生。如龙鼎,称龙生之类。后言用敦,如在,乃宗庙之器;有神,如神在之义。己卯冬日。画饼书生。”白文长印:“学古”。(见初国卿《御窑两枝笔,同绘“一品锅”》,《收藏界》201311期)

 

37.花鸟钟形提壶,写冠上加冠图,上题:“……日笑功名一念轻。仿颐公笔意,庚辰(光绪6年)春月上浣应容远四兄大人雅玩,品卿金诰临于昌江客次。”朱文印:“金诰”。底款朱红楷书:“光泽敬赠”。(见于黄山)

 

38.花鸟夔耳大瓶,高61厘米,一面写杏柳春燕图,上题:“品卿画于新平官之蕉荫轩。”朱文印:“我思古人”;一面写双鸟石榴图,上题:“喜画石榴百子图,仿青湘子笔意,庚辰(光绪6年)秋为范九三兄仁大人大雅清玩,品卿金诰写。”白文印:“臣诰”。

 

39人物、花鸟云耳大瓶(三人合作),人物图,一题:“紫袍朱芾拥华堂,金带围开分外香。莫笑花情趋热客,由来世态逐炎凉。纵饮高歌意气奢,散筵空对夕阳斜。座间不有韩公在,粉本谁传宰相花。时在庚辰(光绪6年)秋月为松圃仁兄大人大雅清品。弥山弟涂家杰题。”白文印:“弥山”;一题:“少维王廷佐画。”白文印:“王印”。花鸟图,一题:“仿华秋岳画法奉松圃亲家大人雅供。定占黄衍之持赠,选于昌江珠山之环亭。”朱文印:“定占”;一题:“品卿金诰画”,白文印“诰”。

 

40.墨彩山水瓷板,上题:“仿白石老人画法,庚辰(光绪6年)冬上浣写于昌江珠山前之青可轩,皖江金品卿草。”(见于南昌)

 

41.花鸟暖锅,上题:“日日秋江去,时(疑此处落一“时”字)得意归。辛已(光绪7)春仲,品卿画。”白文印:“臣诰”。底青花楷书款:“景德镇同知翁监造”。

 

42.花鸟一品锅,一题:“辛已(光绪7年)夏奉慎五仁兄大人雅玩,松圃选增。”朱文印:“松圃”;一题:“品卿金诰写于新平之幕府。”白文印:“臣诰”。(合肥藏家藏)

 

42.花鸟琮瓶,一题:“辛已(光绪7年)夏月上浣,品卿金诰写意。”一题:“仿华秋岳笔意作于新平幕府。”朱文印不辨。一侧绘花柳鸣蝉图。

 

43.仕女瓷板,上题:“题叶图(隶书)。辛已(光绪7年)夏仲□□□,品卿金诰画。”一印不辨。

 

44.花鸟调色圆盖盒,上题:“万竿烟雨。辛已(光绪7年)秋月上浣写于昌水客次品卿作。”白文印:“臣诰”。

 

45.山水瓷板,上题:“辛已(光绪7)秋月上浣奉廷祥仁兄大人清玩,品卿弟诰写。”朱文印:“金氏”。(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52页)

 

46.花鸟大方瓶,一题:“辛已(光绪7年)冬月,品卿金诰写意。”一印不辨;一题:“相对虞□姣□□,依稀犹记项家人。品卿。”一印不辨;一题:“菊依老圃□何晚,桂入蟾宫见示稀。□□□□□慰藉,巠巠倾侧醉相依。临华秋岳画法写于昌江珠山之读书斋。”朱文印:“品卿”。

 

47.花鸟高脚暖锅,一题:“多情粉蝶千枝绕,无数梅花一蒂攒。时壬午(光绪8)春,品卿写。”白文印:“臣诰”;一题:“品卿写于昌江官廨之靠苍阁。”朱文印:“好古”。底款朱文楷书:“靠苍阁藏”。

 

48.人物、牡丹夔耳大瓶(光绪8年),牡丹图,上题:“仿华秋岳画法写于昌江珠山之环翠亭,品卿。”朱文印:“金诰”;渔樵图,无题款,朱文印:“品卿”。(见熊廖《中国近代名家陶瓷》彩板,第9页;又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4-55页。景德镇陶瓷馆藏)

 

49.山水、花鸟玉壶春瓶,高38.5厘米,上题:“壬午(光绪8年)仲秋月涂于昌江珠山耐烦室,品卿金诰。”印:“古”。(见王青路《明清瓷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9

 

50.松鹤高足盘,上题:“癸未(光绪9年)冬月金品卿画于新平官廨。”白文印:“诰”。(见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第10页)

 

51.花鸟圆瓷板,上题:“岁届甲申(光绪10年)春仲奉凯庭仁兄大人雅供,荫堂杨培,金品卿画于昌江官廨之东窗下。”朱文印:“培”,白文印:“臣诰”。(见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第3页)

 

52.山水酒烫,一题:“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展。甲申(光绪10年)秋桂月品卿金诰作。”一题:“萼堂自玩”。白文印:“思古”。(见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16页)

 

53.花鸟帽筒,上题:“而今遂得侬心愿,好向花间过一生。丁亥(光绪13年)冬仿新罗山人画法,品卿金诰。”印章二:引首及姓名印,皆为简略印章(无文字)。(合肥藏家藏,疑老仿)

 

54.花鸟横瓷板,上题:“清高君子节,淡远美人心。戊子(光绪14年)秋中,品卿金诰。”印不辨。(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54页)

 

55.松鹤笔筒,上题:“法黄鹤山樵意,己丑(光绪15年)夏荷月金品卿作于珠山前之吟花馆。”白文圆印:“诰”。

 

56.花鸟瓷板,上题:“独青□□翁,日暮秋江去。己丑(光绪15年)夏仲,品卿画于昌水珠山前之吟花馆。”白印:“金诰”。(见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47页)

 

57.花鸟方格洗,上题:“己丑(光绪15年)冬于珠山吟花馆,金诰写。”印:“诰印”。

 

58.花鸟盘四件,题款:(1)泉石幽兰图,上题:“素心自守。辛卯(光绪17年)二月,金品卿。”白文印:“印”;(2)花鸟图,上题:“金品卿。”白文印:“印”;(3)桃柳孤鸭图,上题:“辛卯二月,金品卿。”白文印:“印”;(4)花卉图,上题:“辛卯二月,金品卿作。”白文印:“印”;(5)一鹭芙蓉图,上题:“一路荣华。辛卯二月,金品卿作。”白文印:“印”。底款均为朱红楷书:“大清光绪年制”。

 

59.小瓷板三件,题款:(1)山水六方瓷板一件,上题:“辛卯(光绪17年)二月,品卿金诰写。”一印不辨;(2)花鸟瓷板二件,无款印。

 

60.花鸟碗,上题:“辛卯(光绪17年)二月,品卿金诰写生。”白文印:“印”。底朱红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

 

61.国画花鸟条屏,写富贵白头图,上题:“辛卯(光绪17年)秋桂月上浣,品卿金诰画于昌水之吟花馆。”朱文印:“金诰之章”、“品卿”。白文印不辨。

 

62.花鸟瓷板,上题:“壬辰(光绪18年)孟冬月为萼楼仁兄大人雅清玩,品卿金诰画于昌江之吟香馆。”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

 

63.酒杯七件,山水三件,花鸟二件,红梅一件,兰芝一件,款印不清,仅见“时在乙□”等字样。

 

64.山水笔筒,上题:“轻烟谈谈树飞红,柳岸时来唤渡翁。孤棹一声清梦醒,此身如在武陵中。□□□秋月上瀚于□□山房之客次,品卿。”白文印不辨。

 

二、金品卿的无纪年作品

 

1.人物、金文方水盂,王少维画人物,金品卿临金文。(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64-65页)

 

2.花鸟镂空帽筒,上题:“品卿金诰学画。”(旧藏)

 

3.柳燕瓷板,上题:“菊泉先生大人清玩,皖江金品卿画于珠山之环翠亭下。”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16页)

 

4.山水圆板,上题:“秋山访友。皖江品卿金诰画。”白文印:“金诰”。(同上17页)

 

5.花虫圆板,上题:“祝三仁兄大人雅玩,品卿金诰。”朱文印:“诰” (同上17页)

 

6.山水瓷板,上题:“肖岩大兄大人嘱,品卿金诰画。”白文印:“金诰”。(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2页;又见熊中富《珠山八友》,第37页)

 

7.鹤鹿同春瓷板,无款,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同上53页)

 

8.花鸟壶,上题:“□□□大人雅嘱,品卿作。”(同上56页)

 

9.花虫圆板,上题:“织婆何有幸,月月伴仙人。品卿写意。”白文印:“金诰”,朱文印:“词臣氏”。(见赵荣华《瓷板画珍赏》,第72页)

 

10.花鸟瓷板,上题:“鹤舫氏选于珠山之环翠亭,品卿画。”朱文印:“金诰”。(同上73

 

11.花鸟瓷板,无款印。(见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49页)

 

12.花虫圆板,上题:“品卿画。”白文印:“金诰”,朱文印:“词臣”。(见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第156页)

 

13.花虫瓷板,上题:“金品卿画昌水之苹花斋。”朱白印:“金诰之章”。(同上157页)

 

14.花虫圆板,上题:“金品卿画。”白文印:“臣诰”,白文印:“词臣选”。(同上158页)

 

15.花鸟瓷板,上题:“品卿金诰写。”朱文印:“品卿”。(同上159页)

 

16.人物瓷板,上题:“金品卿画于昌水之吟花馆。”白文印:“金诰”。(同上160页)

 

17.人物瓷板,上题:“仿白石老人意,品卿写。”朱文印:“金氏”。(同上161页)

 

18.花鸟瓷板,上题:“仿华秋岳画意,品卿金诰作。”白文印:“黟山樵子”。(同上162页)

 

19.牡丹盘,上题:“春风富贵,金品卿写。”白文印:“臣诰”。(同上163页)

 

20.花虫双圆形瓷板,上题:“金品卿写生。”白文印:“诰印”。(同上163

 

21.花鸟花口花盆,上题:“金品卿作。”白文印:“诰”。(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第53页;又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44页)

 

22.花鸟瓷板,上题:“品卿金诰画于珠山前之吟花馆。”印:“金诰”(见熊中富《珠山八友》,第38页)

 

23.青花花鸟象耳尊,上题:“癯然风骨是神仙,华嵓山人画意。”朱文印:“品卿”。(同上36页)

 

24.花鸟四方花盆,无题款,朱文印:“品卿”。(同上35页)

 

25.花鸟瓷板,上题:“星贻氏选品卿画。”朱文印:“金氏”。(同上35页)

 

26山水瓷板,上题:“品卿作。”白文印:“臣诰”。(同上34页)

 

27.花鸟瓷板,上题:“回旋秋色溥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莫作东篱等闲看,下倩曾借广寒香。品卿金诰书画并记。”朱文印:“竹友”。(同上33页)

 

28.松鹤花卉圆板,无题款,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见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第8页)

 

29.墨彩山水、花鸟方水盂,一题:“未有开笼日,空惭宿旧枝。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隶书)。松岩外史。”白文印:“思古”;一题:“右丞今已没(注:唐诗,此字原为“殁”字),遗画世间稀。咫尺在(此处多一“在”字)江湖尽,寻常禽鸟(原诗为“鸥鸟”)飞。 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白文印:“古”;一题:“品卿作。”白文印:“金印”。(早期作品)

 

30.山水帽筒,上题:“仿倪高士画法,金品卿临于昌江珠山之敬事轩。”白文印:“臣诰”。

 

31.人物瓷板,写松鹤弹琴图,上题:“荣贵一兄大人清玩,品卿金诰画于昌江之珠山麓。”朱文印:“品卿”。

 

32.仕女帽筒,上题:“玉颜红添绝色姿,宫人枉事点丹脂。君恩不目多怜惜,媚态非调懒随医。画于昌江之吟花馆。”白文印:“臣诰”。

 

33.花鸟帽筒,无款,朱文印:“品卿”,白文印:“金诰”。底朱红楷书款:“梦池选制”。

 

34.花鸟四方花盆,上题:“金品卿。”白文印:“诰”。(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45页)

 

35.山水方瓶,一题:“仿高房山笔意写于昌江珠山之青可轩,品卿摹。”白文圆印:“金氏“;一题:“金品卿写。”白文印:“诰”。(同上48-49页)

 

36.鹤石图碗,上题:“海屋添筹。金品卿写。”朱文印:“师古”。底朱文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见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15页)

 

37.花鸟斗形方壶,一题:“□□□大人雅嘱,品卿作。”一题:“照出霏霏盌花。(见刘杨《浅绛彩瓷品鉴》,第56页)

 

38.花鸟镂空帽筒,上题:“仿白石老人画法于青琅轩馆……”

 

39.山水花鸟琮瓶,上题:“仿华嵓山人意,品卿写。”白文印:“金印”。

 

40.花鸟瓷板,上绘富贵白头图,无题款,朱文印:“品卿”。

 

41.山水高足洗,上题:“秋江帆影,品卿写。”朱文印:“金氏”。

 

42.花鸟帽筒,上题:“即此垂杨古渡滨,相逢又是一年春。天南地北情多少,活到呢喃便可人。品卿写生。”朱文印:“金氏”,白文印:“诰印”朱文印:“我思古人”。

 

43.山水瓷板,上题:“品卿作。”一印不辨。

 

44.山水瓷板,上题:“杨林晚渡(楷书)。朝去沽酒,暮归渡口。朝去暮来,所见万有。绿柳长春,一篙在手。以渡偕君,物色已久。方玉题,品卿写。”朱文印:“金氏”。

 

45.山水瓷板,上题:“南市渔歌(楷书)。轻莺浅水不风波,小市人家柳树多。换酒携鱼船系稳,声来孺子濯缨歌。方玉选景,品卿画。”白文印:“金诰”。

 

46.山水瓷板,上题:“宋山樵唱(隶书)。一□兰畔叶兼枝,归路香风石迳吹。唱到云天开日月,千年柯斧万年诗。方玉选景,品卿写。”白文长印:“金诰氏”。

 

47.山水瓷板,上题:“沧浪烟雨(楷书)。画如□如淡墨如,烟织罗纹锦濯初。沧浪中涵千万象,孖子歌声足清娱。我欲借吹渔舟笛,唱出晴天韵其余。方玉题,品卿写。”白文印:“金印”,朱文印:“品卿”。

 

48.山水瓷板,一题:“兰亭图,余小浦摹于昌江之珠山敬事轩,方玉选。”白文印:“方玉珍藏”;一题:“方玉世兄大人法家雅玩,品卿金诰学画。”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以上五件作于光绪二年)

 

49.花鸟瓷板,上绘杏柳春燕,题:“菊泉先生大人清玩,皖江金诰画于珠山之环翠亭下。”白文印:“金诰”,朱文印:“品卿”。(见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第16页)

 

50.花鸟瓷板,上题:“仿华秋岳画意,方玉世兄大人法家雅玩,品卿金诰学画。”白文印不辨,朱文印:“金氏”。

 

51.花鸟象耳蒜头瓶,绘图与上几乎完全相同,另一面未见。

 

52.花鸟盘口瓶,绘图与上几乎完全相同,另一面未见。

 

53.花鸟笔筒,绘图与上几乎完全相同,另一面未见。

 

54.花鸟瓷板,小横板,见于南昌,款印已记不清。

 

55.花鸟圆板,写桃竹双鸟图,无款,朱文横印:“品卿画”。

 

56.花鸟长方花盆,上题:“品卿金诰画。”

 

57.花鸟小横板四件,题款:(1)“八百千秋,品卿写。”朱文印:“金氏”;(2)“□□□品卿写。”朱文圆印:“好古”;(3)“锦堂红,品卿。”朱文印:“金氏”;(4)“报天晓,品卿意。”朱文圆印不辨。

 

58.百鸟图大盘,无题款,朱文随形印:“词臣氏选”、“金品卿画”。底为朱红双龙戏珠团纹图案,内书朱红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

 

59.松鹤瓷板,上题:“松鹤遐龄(隶书)。□江四兄仁大人雅属并请正画,品卿金诰。”白文印:“臣印”。朱文印:“品卿”。

 

60.花鸟横板,尺寸43x33x1.5厘米,无题款,白文印:“金诰”。

 

61.金彩兰花酒烫,上题:“一枝幽兰用笔载,不沾雨露四时开。金品卿画。”二印不辨。底朱红篆字款:“乾隆年制”。

 

62.青花粉彩菊花圆板,无题款,白文印:“金诰”。

 

63.花鸟长方大花盆,一面写鸳鸯图,穷款,款印不辩。一面写荷花翠鸟图,朱文横印:“金品卿画”。另两面写花鸟及石榴图,均无款印。

 

64.花鸟长方大花盆,无款印。

 

65.梅花长方大花盆,款印不详。(见于常熟)

 

66.山水方水盂,一题:“处士风流水石间(隶书)。品卿写于昌江珠山之麓。”朱文印:“金氏”;一题:“孤舟出没烟波里(隶书)。九思三省斋主人制。”白文印:“青泉”。(早期作品)

 

67.山水、人物方水盂,山水图,上题:“品卿画。”白文印:“臣诰”;人物图,上题:“少维作。”朱文圆印:“王氏”;书法,上题:“眉寿万年永保(金文),品卿临。”白文圆印:“金印”,朱文印:“品卿”;书法,上题:“申作宝鼎(金文)。右铭曰申作宝鼎,申乃作鼎之名氏耳。新安樵子临。”朱白文圆印:“月石”。底款篆字:“如意”。

 

68.人物盖碗,仅见一面,另一面未见。(见朱裕平《明清陶瓷》,第120页)

 

69.花鸟帽筒,上题:“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霜清。仿华岳山人本,金浩画。”朱文印:“品卿”。(见晨欣《徽州民间帽筒鉴赏》,《收藏》2006年第1期)

 

70.人物酒杯,写伏生传经图,清同治御厂总办李瀛洲后人李奇收藏。(见刘新园《景德镇现代陶人录》)

 

71.国画花卉条屏,写松梅水仙图,题款:“金品卿作。”朱文印:“金诰之章”、“品卿”。

 

72.国画花鸟条屏,图片不全,仅见局部之双飞鸟,题款:“……意。品卿写。”朱文印:“金诰之章”,白文闲章印不辨。

 

73.山水、花鸟方帽筒,一题:“两岸桃花春色里,可能容个钓鱼船。品卿作。”白文印:“臣诰”;一题:“仿大痴画意,品卿写于新平客次。”白文印:“金诰”;一题:“花间能使万家春,华秋岳画意。”白文长印:“品卿”;一题:“大富贵亦寿考。”朱文印:“品卿”。

 

从上面的实物资料,可以考知金品卿的朝代、籍贯、字号、绘画处所、特长及主要成就等。他的作品时代为同治九年至光绪十八年,虽然历时23年,但传世作品却仅为174件,可见其作品保存下来的并不多。

参考资料:

1.赵荣华《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2.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文物出版社,2000.03

 

3.曾美芳《景德镇彩瓷三百年》,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01

 

4.余钱程《中国民间浅绛彩瓷图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11

 

5.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03

 

6.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杭州出版社,2004.04

 

7.刘杨《浅绛彩瓷品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03

 

8.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03

 

9.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学林出版社,2005.10

 

10.子午源《瓷上文人画:晚清民国浅绛彩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4

 

11.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09

 

12.王青路《明清瓷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9

 

13.唐利光《民间瓷器藏品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

 

14.熊中富《珠山八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8

 

15.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0

 

16.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17. 陈雨前《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12

 

    2010-12-02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晚清官窑画师金品卿流传作品笔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