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渊明爱菊”图花瓶
王琦(1884——1937年),字碧珍,号陶迷道人,也署彩云轩,养性居士。他早年师法钱慧安之人物,以及朱梦庐、华秋岳、唐六如之花鸟,也偶画山水,后期专攻人物,尤得力于黄慎,并采用西画法进行中国画的革新创造。所画人物,质实而空灵,笔势奔放遒劲,不仅有西洋画之写实,更具中国画之神韵。
笔者收有一对他画的渊明爱菊图花瓶(图1),高21.1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5.8厘米。瓶上画一老者坐于草茵上,手执菊花,幽香自赏。其背面横题隶书“渊明爱菊”四大字,后为四行行草书:“壬申秋月,王琦作于珠山”。下有一方“印”字白文印。
画中的陶渊明,长髯细目,飘然旷远。他头戴斗笠,身携葫芦、竹杖及花篮,与疏林、飞雁景色相映,构成一幅恬静闲适的生活画面。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王琦在人物衣衫的表现上,比黄慎益见简练、老辣,而人物面部的刻画却十分细腻逼真,明显受到西方光影明暗式素描的影响。可见,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时代的特征。
据资料记载,王琦在1933年因摔跤导致中风,延至1937年才去世。此外还记载英国收藏家曾藏有王琦1935年的画作。由此可见,这件作于壬申年(即1932年)的作品,可算是王琦极晚的作品了。
此作用隶书和行草书(兼有行书和草书)题款,风格自然平淡,加之简约的印章,十分和谐一体,而且与画境也十分相符。但令人注意的是,王琦后期的画作题款,往往都是草书,这种题款,殊为罕见。因此,此瓶当年得之于黄山的时候,当地一些古玩商与藏家曾就书体表示怀疑。其实,这种书体的题款,在王琦早期作品里却是常见的。
关于王琦画作的题款,从前的资料记其早期画作多为穷款。其实不然。从笔者收藏的早期作品,以及近年藏家所刊发的许多实物材料来看,王琦早期画作的题款(图2),书体广泛,款式多样。而后期题款则恰恰相反,几乎都是草书题款,这虽然富有个性与特色,但千篇一律的草书题款,未免失之重复单调。
这一对花瓶的款题书法,笔法坚实,锋芒内敛,清新之气,扑人眉宇。在王琦后期作品中,这种样式的题款,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此款字书法虽然十分少见与特异,但经笔者考察发现,此款中的“月、王琦、珠山”五字,与王琦丁卯年(1927年)所作四件人物瓷板(见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民国时期瓷器》172、173页)的款题书法,笔迹十分相似。可见款字亦不尽无据,故记之,以供学者参考和研究。
2008-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