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
李 俨
(九)映月轩
仙槎代笔:
1.
花鸟帽筒,上题:“秋色清华(隶书)。戊辰(1928)之春,映月轩写生。”底为红字楷款:“江西映月轩品”。
2.
花鸟盘,上题:“秋色清华。戊辰(1928)春,映月轩写。”
3.
花鸟粥罐一对,上题:“锦色辉煌,富贵长春(隶书)。珠山映月轩写。”
映月轩款:
1.
花鸟帽筒一对,上题:“桃柳春风。珠山客邸映月轩写。”
2.
花鸟帽筒,上题:“秋色清华(隶书)。江西珠山映月轩出品。”
仙槎本款:
1.
花鸟帽筒,上题:“秋色清华(隶书)。戊辰(1928)之春为步瀛先生雅正,仙槎写生。”
参见最后一例仙槎戊辰(1928)春写的帽筒款识便知:上面前三例映月轩的作品,都出自仙槎手笔,而后两例映月轩作品,则是其弟子所作。



(十)月霞轩
曾见一件人物帽筒,款署“月霞轩”,书画皆为仙槎作风。
(十一)月明轩
1.花鸟茶盘,上题:“秋色清华(隶书)。江西珠山月明轩。”
月明轩作品,仅见此一件,画风与仙槎一样,可见是仙槎弟子所作。



(十二)松月轩(仙槎)
仙槎代笔:
1.
时装人物瓶,上题:“半榻有诗邀月共,一生无事为花忙。时属癸丑(1913)秋月,松月轩作。”(见《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122页。)
2.
花鸟青花边帽筒,上题:“愿齐鸿鹄志,希逐凤凰翔。时属戊午(1918)春月,松月轩写。”
3.
山水壮罐,上题:“绿波如练雨初晴,一岸烟无极望平。时属己未(1919)冬月,松月轩写。”
4.
山水罐,上题:“山色春葱水渺茫,凭栏西望意凌空,从来胜迹兼林宇,统在烟霞一楼中。时属辛酉(1921)夏,松月轩写。”
以上是仙槎为松月轩代笔题款的四个例证。其中第二例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雀》诗。
由此可见,仙槎为松月轩代笔,至少已有九年时间,不但时间最长,而且所见作品也最多。其中有的书画,都是仙槎手笔,也有弟子所画而由他代笔题款的,如以上四例便是。
(十三)江西精华碧品
1.
花鸟碗一对,一题:“优游自得。壬戌(1922)秋为茂之先生雅玩,仙槎作。”一题:“拂羽寻芳。壬戌(1922)秋为茂之先生雅玩,仙槎作。”底款为青花楷书:“江西精华碧品”。
仙槎的“江西精华碧品”作品,十分罕见,其书画都是仙槎手笔。
(十四)江西瓷业公司
1.
花卉盖碗,上题:“花草精神。乙卯(1915)冬,仙槎作。”底为青花楷款:“江西瓷业公司”。
2.
花卉酒杯,上题:“清诗。时己未(1919)冬,仙槎作。”底为青花楷款:“江西瓷业公司”。
3.
花鸟酒杯,上题:“清诗。时辛酉(1921)冬,仙槎作。”底为青花楷款:“江西瓷业公司”。
可见,仙槎受聘江西瓷业公司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江西瓷业公司,一说成立于宣统二年(1910),后证实成立于光绪28年(1902年),一说前后有两次成立,分别是光绪28年和宣统二年。它是景德镇最有影响的一所官商合办瓷厂,素有“当代官窑”之称。
(十五)桑榆
仙槎代笔:
1.
人物盖碗,上题:“手不释卷。甲戌(1934)冬,为步民先生雅正,桑榆写。”
桑榆本款:
1.
花鸟盖缸,上题:“秋色清华。时乙亥(1935)春月桑榆写。”
桑榆作品,甚为罕见,其名未见资料记载,除以上两件作品外,另曾见桑榆早年作于民国初年时的一件花卉小盘。他的书画取法仙槎,画得很好,只是书法功力明显较弱。




(十六)汤思远
1.
山水、花鸟温酒六方壶,一题:“万年永宝。摹集古斋原本于珠山,汤思远集古。”一题:“嘉宾一燕以衔。时属庚申(1920)之仲冬月书,汤思远写意。”底为白文印款:“映莲轩造”。内壶为玲珑瓷,上绘花卉纹,题“花间酌酒邀明月。时属庚申(1920)冬月,仙槎写。”
汤思远的作品,仅见此一件。其名也未见资料记载。可见他的作品,十分罕见。此作为师徒二人的合作,其画颇似仙槎,绘画功力相当好,但与仙槎相比,仍有较大距离。
从底款“映莲轩造”看来,汤思远应该是仙槎的入室弟子。

(十七)清华(松月轩、松月裕记、江西松月裕记)
1.
山水、花鸟温酒六方壶,一题:“万年永宝。摹集古斋万年永宝四字款识于松月轩次。”一题:“芳气袭人是酒香。时于乙丑(1925)秋月书,清华写。”(见熊寥《中国近代名家陶瓷》,28页。)
2.
花虫盖缸,上题:“谁似秋虫巧弄声(隶书)。时属乙丑(1925)春月于昌江,清华写。”底款:“松月裕记”。
3. 花鸟盖缸,上题:“九秋将晚,三径未荒。时属乙丑(1925)冬清华写。”底款:“江西松月裕记”。
4. 山水青花边帽筒,上题:“□岸树色,绝顶松涛(隶书)。时属乙丑(1925)夏,为程灶元先生雅玩,清华写。”
除了上述作品外,还见一件写有丙寅(1926)夏月的清华款作品,底款也是“江西松月裕记”。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清华书画的功力与风格,都和仙槎相同,而且这五例作品都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的,除了这段一年半的时间以外,就再也见不到他的作品了。





(十八)惜花氏(映莲轩)
1.
山水、花鸟温酒六方壶,一题:“……摹集古斋原本,惜花氏作。”一题:“劝君更进一杯酒。时属乙卯(1915)冬月,惜花氏作。”底为白文印款:“映莲轩造”。
惜花氏的作品,仅见此一件。他与清华的名字,都未见资料记载,可见二人的作品十分罕见。因为二人的书画功力与风格,都和仙槎完全一样。加之惜花氏作品底款“映莲轩”,又是仙槎的斋号。另外就是在“松月轩”里绘瓷者,只见叶朗声、仙槎与清华。可见三人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叶朗声自1915年秋以后,就已不见其人踪迹,而清华的作品直到1925年春才出现,在这九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作品出现的叶朗声,更不要说能够赶上他的老师——仙槎了。因此,笔者推测,清华与惜花氏,很可能就是仙槎的别号。
(十九)汪国华(志森轩)
仙槎代笔:
1.
花鸟杯一对,上题:“清诗。甲子(1924)夏,汪国华作。”底为朱红楷书:“江西志森轩品”。
2.
花鸟盖缸,上题:“秋色清华。甲子(1924)夏,汪国华写。”底为朱红楷书:“江西志森轩品”。
汪氏本款:
1.
花鸟帽筒,上题:“多情寂是双蹊栖鸟。时壬戌(1922)冬月,志森轩写。”底为朱红楷书:“汪志森轩出品”。
汪国华的作品,十分罕见,其名也未见资料记载。
这件花鸟帽筒的书与画,虽然都是仙槎风格,但功力却远不及仙槎,可见是汪国华本人的作品。
而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上面所举这两例仙槎代笔作品的绘画,都很精妙,尤其以花鸟杯更佳,简直是仙槎的精品。由于它同汪国华花鸟帽筒的绘制时间,前后只相距一年半,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汪的绘画技巧绝无可能达到仙槎的水平。因此,笔者判断,这两例作品的书与画,都是仙槎的手笔,很可能是给弟子学习用的范本。



(二十)闵丹臣
仙槎代笔:
1.
山水瓜棱盆,上题:“林高风有韵,苔滑水无声。时属庚申(1920)冬月,闵丹臣作。”(见熊寥《中国近代名家陶瓷》,85页。)
闵氏本款:
1.
山水帽筒,上题:“辛卯(1891)秋暮于珠山之宜雅草舍,闵丹臣写。”
2.
山水花瓶,款署“时在丁未(1907)夏月,闵丹臣作。”
3.
山水酒烫,上题:“山川吐秀。丙辰(1916)冬月,书万清仁兄先生雅玩,丹臣写生。”
4.
人物帽筒,上题:“悬来照古今。时戊午(1918)秋月,闵丹臣画。”
闵丹臣的山水、人物与书法,不但与仙槎不同,而且水平都一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