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醉璞
醉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57
  • 关注人气:2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2009-05-28 19:28:22)
标签:

陶瓷

文化

杂谈

分类: 博文陶瓷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

李 

 

 

    清末至民国以降,彩绘瓷器进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瓷器,盛行诗、书、画、印、落款、纪年集于一身的新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的瓷器,是由文人画家程门所首创,它与从前陶工摹仿中国画的技法不同,其作品完全是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形式,一洗传统陶瓷程式化的绘图模式,给瓷器带来新的面貌,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

   这种以程门等人为代表的陶瓷山水画,因为取法黄公望的浅绛山水,所以现在的人普遍叫它浅绛彩瓷画,其中还包括人物、花鸟之类,统称为浅绛彩瓷。

    对于浅绛彩瓷的研究,过去是个空白,现在很多问题,限于资料及治学方法,也无法深究。如今众说、附会纷纷,自然也存在不少错误观点。

    笔者认为,浅绛彩瓷在极盛的清朝同、光时期,大多数都被官窑所垄断,但并非把它作为进呈的御用贡瓷,而是作为变价的民间商品瓷。只有到民国成立以后,这些艺人才获得解放和自由,才使得民窑专门画瓷画的红店作坊,能够大量的绘制这种风格的瓷器。

    按陈海澄《景德镇瓷录》“写瓷字”一条(161页)所说:这种瓷器,比一般的价格贵得多。由于大多数画工文化有限,既写不出好字,更配不好题画诗,红店老板为了多赚钱,就不得不聘用写字先生代笔。于是就形成了一支专写瓷字的行帮。老板对写字先生极为礼重,除了烟酒茶招待外,字一写完,不等烧炉,就立刻付款。他们始终不留书法者的名讳,把这份艺术无私地奉献给了画师,只有他们以瓷板专书名家作品时才落自己的名字。写字先生们是自由职业者,多半是落魄文人,没有产业。虽然成了一个行帮,却没有成立行会组织。

    然而,写得炉火纯青的,却并不多见。

    在专门的瓷画家中,是否也有替人代笔的“写字先生”呢?根据笔者收集的材料研究认为,除了仙槎和汪友棠二人有迹可寻,成为仅有的可确考者外,很难找到其他专业瓷画家和瓷书家了。

    仙槎,姓钱名安,号清华,又号惜花氏。斋名映莲轩。安徽黟县人。他是清末民初的瓷艺大家,又是汪友棠的得意弟子,更是浅绛彩瓷画派最后的重要传人。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及四体书法,且绘瓷品种有:浅绛彩、洋彩、粉彩、墨彩、金彩、刷花、印花、珊瑚红地粉彩、珊瑚红地金彩等。可见他的博学多通。民国成立后,很多红店艺人,都事其以师礼。其花鸟代表作《秋色清华》,在艺人中广泛摹仿流传。在当时的红店中,其成就之大、声誉之高、弟子之多、影响之大,可谓首屈一指。这一现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实属罕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仙槎其人并未见于史料记载,以上这些只是笔者近年的研究所得,谨献方家指正,并供读者参证。

    下面就根据相关传世实物来相互比较,印证仙槎代笔的问题。从选出的材料中,可以明显看出代笔者(仙槎)和作者两者之间在书风及功力上的差异。

    (一)叶朗声(松月轩

     仙槎代笔:

     1. 时装仕女瓷板,上题:“仿玉台外史笔意,癸丑(1913)冬为荫轩仁兄先生雅玩,叶朗声赠。” (对于此板款识的书写者,参看这件仙槎癸丑年的帽筒便知。) 

     2. 山水执壶,上题:“待渡来江岸,船迟碍逆风。时属戊午(1918)冬月,叶朗声写于松月轩。”

 叶氏本款:

     1. 山水花瓶,一题:“山清秀致。时维壬子(1912)仲春月,抚石田老人大意,松月轩作。”一题:“乾坤清气,既然独异,典雅玲珑,君子不器,圆以象天,方以象地。时维壬子(1912)仲春月之初首于昌浦集古文字,华亭叶朗声并书。”

    2. 山水、花果、人物六方温酒壶,一题:“酒醉琴为枕,诗狂石作笺(行书)。叶朗声书于珠山客舍”;一题:“春草江南客,扁舟一叶归(隶书)。时属乙卯(1915)小春,松月轩书。”

    叶朗声的作品很少见。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他虽然出身红店,但其画深受仙槎的影响,笔意秀润,格调高雅,毫无匠人的习气。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他的山水花瓶的书画,明显是学仙槎的,但功力明显不及。而他温酒壶上的书法,又与仙槎不大相同,为其本人风格。

    叶朗声又名靖初,仿过汪友棠山水,其实物证据是根据刘扬《浅绛彩瓷品鉴》中刊出的二件山水瓷板画,即书中186页“时乙卯(1915)秋月叶靖初(此书误作为“肖靖初)写”山水瓷板画,和130页的“壬子(1912)仲冬月汪友棠写意” 山水瓷板画。这两件作品的书与画,不但皆是叶氏手笔,而且还与181页标为“佚名”、作于宣统2年(1910)的山水瓷板画一脉相承。而这个佚名者,正是他的老师——仙槎。其中仿汪友棠山水瓷板画的书法,虽然酷似仙槎字体,但其功力、技巧不及仙槎,当为叶氏学其老师书法的另一例证。有兴趣探源者,不妨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从上面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书画水平提高甚快,但奇怪的是,自从1918年以后,叶朗声的作品就几乎已见不到了。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二 )黄聚顺

    仙槎代笔:

    1.人物提壶,上题:“小搁烹新茗,清风来故人。背抚唐六如之法,壬子(1912)之初冬,黄聚顺写于昌江客次。”

    2. 人物提壶,上题:“可人如玉,步履寻幽。或瞻或止,空碧悠悠。时属丙辰(1916)之冬月,黄聚顺作。”

    3. 人物酒壶,上题:“此中自有乾坤在,勿与时人作醉乡。时属丙辰(1916)夏,黄聚顺写。”

    黄氏本款:

    1. 人物花瓶,上题:“半榻有诗邀月饮(笔误,应为:“共”),一生无事为花忙。时属癸亥(1923)之春月书于珠山客次,黄聚顺写。”

    2. 人物盖罐,下款:“仿唐六如之法书于珠山轩,黄聚顺写。”

    3. 人物盖罐,下款:“时属癸亥(1923)秋月书于珠山轩,黄聚顺写。”

    黄聚顺的书画风格,与仙槎迥然不同。作品有粉彩人物及花卉,都是传统的民俗题材。他的书画,不仅水平一般,而且用笔程式化,匠气十足,是典型的红店画工。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三)潘肇唐

    仙槎代笔:

    1. 仕女、清供图花瓶,一题:“雅人致深。癸丑(1913)秋月,潘肇唐作。”一题:“六宫同唤女相如。癸丑秋月,潘肇唐作。”

    2. 人物、花卉图六方瓶,一题:“诗可以典耽吟咏,花为宜瓶巧折枝。”一题:“半榻有诗邀月共,一生无事为花忙。”一题:“活色生香。甲寅(1914)春,潘肇唐作。”

    3. 刷花花鸟四方瓶,上题:“春占春台第一筹,文章大块几风流。果然修的汾阳福,富贵绵绵到白头。时属丙辰(1916)秋,潘肇唐作。”

    4. 时装仕女、花卉瓶,一题:“花草精神秋复秋。时属丁已(1917)之夏月,潘肇唐写。”一题:“新声拙出庇容娜,助尔同庆跳舞歌,时属丁已(1917)夏月,潘肇唐写。”

    潘氏本款:

    1. 人物碗,上题:“饮和食德。壬戌(1922)之冬月,潘肇唐书于珠山。”

    2.人物六方开窗帽筒,上题:“自古餐英惟有屈,至今爱者孰如陶。癸亥(1923)之夏潘肇唐作。”

    3. 人物帽筒,上题:“四海论文谁与俦。癸亥(1923)之冬潘肇唐作。”

    4. 人物帽筒,上题:“五子争夺状元花。时丙寅(1926)之夏月,潘肇唐书于昌浦。”底款为椭圆形,上有朱红楷书:“江西出品、潘肇唐造”,一如现代的公章。

    潘氏善画人物、花卉,传世品不少。但他不善书法,题款多由仙槎代笔,很少见到他的本款。他的画学仙槎,其精品可以乱真,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最终却未能摆脱匠体。

    上面这四例潘氏本款,除了第三例是学仙槎字体以外,其余都是他本人自己的风格,可见他的书法水平一般。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四)罗宿氏

    仙槎代笔:

    1. 人物提壶,上题:“东风林壑自逍遥。仿六如法,江西罗宿氏写。”

    罗氏本款:

    1. 人物帽筒,上题:“麟趾呈祥。珠山之客次,罗宿氏。”

    2. 人物花瓶,上题:“美人颜色古人书。时属辛酉(1921)年之冬月客次,罗宿氏作。”

罗宿氏喜画人物,也画花鸟,但山水极少见。他也能刻瓷,曾见己未(1919)年的刻瓷仕女帽筒及壬子(1912)年的高士图提壶。他的作品,流传很多,但水平一般,书风与仙槎明显不同,画风也较为俗格。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五)福和祥

    仙槎代笔:

    1. 刷花花鸟唾壶,上题:“荣华垂荫俯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时辛未(1931)夏月,福和祥写。”

   福和祥款:

    1. 刷花花鸟罐,款题:“仿友如之法书于珠山客次,福和祥出品。”

    2. 刷花花盆,上题:“一枝生在秋江上,莫向东风怨后开。时属壬申(1932)之夏月于昌江。福和祥写。”

    福和祥以刷花为主,作品十分精美,但很少见。此外,还另见网友发的一对刷花执壶及花盆。可惜都只发了一张图片,未见到另一面题款。

    上面这三个例子,除第一例由仙槎代笔外,另外两例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行书字体。其中最可注意者,是最后一例作品的书法,用笔清润秀整,不但写得好,而且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是仙槎的另一种行书风格。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六)胡合记

    仙槎代笔:

    1. 刷花花鸟一品锅,上题:“芙蓉垂荫俯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时属戌辰(1928)冬月于昌江,胡合记写。”底款:“景镇胡合记造”。

    2. 刷花花鸟花盆,上题:“梨花一枝春带雨,玉容寂寞依栏杆。时属甲戌(1934)春月,胡合记写。”

    胡合记作品,以刷花为主,传世品较多,其中有的为仙槎代笔,有的为弟子学仙槎字体,例如曾见丙寅(1926)和癸酉(1933)两件作品,就是他的弟子所作。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七)新鹤记

    1. 刷花花蝶图茶盘,上题:“寻香逐艳。新鹤记作。”

新鹤记作品,仅见此一件,书画精妙,有可能皆出自仙槎手笔。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八) 映霞轩

    仙槎代笔:

    1. 路路荣华图瓷板画,上题:“路路荣华。己已(1929)秋月,书为际唐先生正之,映霞轩写。”(见赵荣华《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2. 花鸟泡花缸,上题:“秋色清华。古黟映霞轩作。”底款:“江西映霞轩品”。

    3. 山水茶杯二,一题:“品茗。古黟映霞轩作。”一题:“清新。壬申(1932)春月,映霞轩作。”

    上面这三个例子的映霞轩作品,其书画都是仙槎代笔。此外,还曾见有辛未(1931)、乙亥(1935)两件作品,其书画都是仙槎风格。

    安徽泾县茂林村西,有映霞轩遗址,原主人失考。今正屋已毁,仅存轩大门及门额。不知两者是否相关。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图说仙槎为红店及弟子代笔种种(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