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窃听风云》曾轰动一时,引起人们对隐私泄露与信息安全的反思和恐慌。在现代通讯手段五花八门的今天,究竟哪些通讯手段相对比较安全,而哪些通讯手段容易遭遇“窃听风云”泄露个人隐私?下面从技术角度对通话窃听的漏洞加以盘点。

固定电话:固定电话通过电话线跟电信运营商的交换机相连,电话线对语音的传送采用模拟信号,没有经过可靠的加密,因而只要在线路上搭接一个听筒,就可以窃听到通话内容。固定电话的窃听案例曾经屡见不鲜,只是由于近年来固定电话逐步被手机取代,话务量大部分被转移到手机上,固定电话的隐私泄露问题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模拟无绳电话:属于固定电话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数字无绳电话。这里的模拟/数字是指子机与母机之间无线信号的传输方式,而母机与交换机之间在电话线上传输的都是模拟信号。模拟无绳电话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未经加密的语音信号,窃听者只要拿一台模拟无绳电话,调到相同的频段上,就可以毫无保留地窃听到子机与母机之间的对话。相反,数字无绳电话则可以避免通话在空中遭遇无线电窃听,要窃听还得找出母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话线,并把话筒接到电话线上。
网络电话:网络电话是用户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个客户端,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将加密的语音信息传输给网络电话运营商,网络电话运营商再通过从电信运营商租借来的电话线路,将语音信息传输到对方的电话上。由于国内对网络电话的经营尚未放开,诞生了一大批“灰色”网络电话公司,这些网络电话企业在接收到用户发送过来的语音信息之后,会不会对其进行窃听?这是个没有保障、没有确切答案的疑问。

智能手机:智能操作系统使手机的功能愈来愈强大,但是这些强大的功能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和利用,则可能对机主的个人隐私造成莫大损害。普通手机功能简单,黑客基本上无法通过远程修改手机软件,来达到窃听手机通话的目的。但是智能手机在连接互联网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下载到各种木马程序,这些木马程序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后台运行,可以截取机主的通话内容,通话结束后生成文件,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器上。
GSM手机: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空中无线电传输采用加密的数字方式,安全性很高。但是GSM存在多年的安全漏洞近日终于被破解,在混沌计算机俱乐部于柏林举行的大会上,卡尔斯滕-诺尔(Karsten
Nohl)和西尔维恩-姆洛特(Sylvain
Munaut)演示了用价格仅为10欧元的摩托罗拉手机和开源软件组成窃听包,破解GSM网络密钥并窃听通话内容。这意味着GSM手机与基站之间的无线电传输已经不再安全,幸好西米恩-科尼并没有将他发明的GSM窃听技术公诸于众,但是他表示,“对于技术发烧友来说,重新研制一个缺失的工具并不是一件难事”。
在目前普遍应用的通讯手段中,最安全的莫过于3G(TD-SCDMA、WCDMA、CDMA2000)手机。因为3G系统采用128位加密算法,其破解难度远远大于64位加密的GSM系统,一般人很难获得足够昂贵的设备、长时间实施破解行为而不被发现。未来如果GSM廉价破解办法被公布,那么3G系统将肩负起为个人通话隐私保驾护航的重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