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越越喝酸奶,因为天气凉了,我想先偷偷地拿出来放在室内放上半个小时在给他喝,不料,在我关上冰箱门准备回头的时候,看到越越小朋友满脸堆笑的看着我。“妈妈,我要喝酸奶。”越越伸手准备去接。“越越,现在天气冷了,酸奶刚从冰箱拿出来很凉,越越喝下去肚子会不舒服的,我们先将酸奶放到桌子上暖和一会,好不好?”越越看着我说:“妈妈,我想摸摸。”我把酸奶递给他,越越将酸奶轻轻地贴了一下脸后说:“妈妈,酸奶是凉的,等会喝吧。”说完越越跑跳着将酸奶放到了茶几上。开始玩他的车,没过两分钟,越越看着酸奶说:“妈妈,我想喝酸奶。”“那你摸摸还凉不凉了。越越摸了摸后说:“凉的,不能喝。”这样反复了两次后,我建议道:“越越你去卧室看看大熊在干什么?”越越一听来了精神了,蹬蹬的跑过去了。我赶紧拿起酸奶放在自己手上给他温热一下。越越可能是在卧室里被某件物件吸引住了,许久没有出来。我也没有叫他,坐在沙发上给他暖酸奶。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我大声喊道:“喝酸奶了。”越越又蹬蹬的跑过来说:“妈妈,酸奶不凉了,可以喝了。”看着越越的开心的表情,真的很感动,感动他等了我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越越吃好饭,我陪着他洗好手,洗好脸后,就在我帮他整理衣服的时候,越越说:“妈妈,你要去刷碗!”虽然有点惊讶,但是我是回答到:“是的,越越现在可以自己玩一会,你是选择看书、还是玩车呢?”“让我想想,我想玩车。”“等妈妈刷好碗陪你看书好不好。”“好!”越越大声的回答我。开开心心的跑掉了。过了一小会,又跑到厨房门口问道:“妈妈,你在干什么呢?”“妈妈在刷碗,你在等妈妈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一起玩藏猫猫,好不好?”“好!”说完越越就又跑去自己玩了。看着越越的背影,感谢他的等待,给我的刷碗的时间。
“妈妈,我想看《天线宝宝》。”早晨刚穿好衣服的越越就提出这个要求。“哦?这个时间好像不是看天线宝宝的时间吧。我们应该先吃饭呦!”“妈妈,我想看《天线宝宝》。”“那这样好不好,我们先吃饭,吃完饭过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可以看了。”越越小眼睛看了看时钟。笑着说:“好。”当然,我在他小脸蛋上狠狠的亲了一口。感激他理解妈妈让他的等待。
看到越越这样通情达理,内心总有几分幸福和喜悦。周围的人也都夸奖越越是个听话的小孩,很少无理取闹或者嚎啕大哭不止。其实,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好带的孩子都和大人的养育方法方式有关。为什么?因为我从没有欺骗过越越,从没有许下达不到的诺言,从没有让他真正意义上失望过。我相信,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充足的爱,同时孩子非常信任父母,他就会听话,就会好沟通,养育起来就相对轻松些。
记得,越越奶奶上次来,越越总是不找她,她还总是要抱她,其实这个心情都是可以理解。后来奶奶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和越越说了句话:“越越,来奶奶抱,你看外面有个大老虎……”我赶紧从奶奶手里抱下越越说:“越越,外面没有大老虎,奶奶在逗你呢。”奶奶有点愠色。我说:“你这样,在他的印象里,奶奶就是个骗子了,总是这样骗他,他就不会相信了,以后就不会喜欢你了。”奶奶急了“可是他不找我呀!”“那你这样做以后,等他长大后更不找你了。”
我去买菜,姥姥和越越在家,越越看见我换衣服就说:“妈妈,你不要去买菜……”说着就哭了起来。姥姥赶紧抱起越越说:“妈妈不去买菜,陪越越噢。”说着姥姥还用手示意我赶快走。“妈,你放下越越。”我告诉姥姥。“他会哭的。”姥姥提醒我说。“没关系,你放下他。”我把越越叫到面前说:“越越,妈妈去买菜,你先和姥姥玩,妈妈大约半小时就回来了。”越越听后哇就哭了。我没有回头就出门了。听见姥姥说:“偏要把孩子弄哭了。”这样的事情经过没有超过5次,越越看见换衣服出门,就会说:“妈妈,小心点。再见!”然后自己就去玩了。
孩子不断的长大,父母在不断地探索中养护教育孩子,同时孩子也是在不断探索着他发出的信号所收回来的信息,判断他下次行为该是什么形式,所以,只有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后,以后的爱、幸福、成长、沟通……才可以以健康快乐的方式进行。
孩子知道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而不是失望,他才会尝试等待。孩子在等待中学会忍耐,学会承担责任。并且这种等待对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是性格的养成都是非常重要。
经常看到有好多人,为了让孩子暂时听话,不择手段,有的甚至谎话连篇,导致恶性循环,孩子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当他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只能靠撒泼打滚这个最直接的方法来解决。
孩子的成长,就那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成效的,但是一定要有个信念,只要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就一定要替孩子设身处地的着想,为孩子的未来成长谋划。
给孩子健康充足的爱,给孩子完全信任父母的信心,亲子教育也许会有更多的快乐和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