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西高:丰富思维逻辑,发展核心素养

标签:
图片教育 |
分类: 教育活动 |
丰富思维逻辑,发展核心素养
——记陈柏良、吕增锋名师工作室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研讨活动
高中数学教学要“在丰富的思维逻辑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如何科学组织高考数学复习,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2024年11月13日,陈柏良名师工作室、吕增锋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在美丽怡人的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进行,本次活动适逢该校第四节学术节——“打造高级思维课堂”同课异构专场,在“同课”之“同”中见智,在“异构”之“异”中出彩,当数学的理性与教育的智慧相互碰撞,将会激荡怎样一种美不胜收的奇思妙想?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上午工作室优秀学科带头人(骨干)优秀课例展示和微专题成果分享、下午工作室导师课例点评剖析和教研课题指导。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陈燕老师和镇海中学董昊雷老师以“高考数学圆锥曲线的复习教学”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分别开设题为“把握形数,优化运算”和“重观圆锥曲线的性质”的展示课。陈燕老师以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的名言引入,强调解析几何要“整体把握几何图形结构与关键数式,精准解析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她设计了一条“真题再现——解法分析——一模试题——习题巩固——课堂总结”教学主线,通过“一题多解+教法呈现+思路拓展”,引导学生既要重视“通性通法”也要注意“算法优化”,展示了一堂优质高效的复习教学课。董昊雷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的圆锥曲线的性质,让学生以椭圆或抛物线为例,谈谈圆锥曲线的一些重要元素和简单性质,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研究圆锥曲线的几个关键点:有界性、焦点弦、对称性、光学性质、切线、定点定值等,然后富有创新与意思地以200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为引子,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独特”的探究: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用“作图方法”研究、寻找、作出中心、焦点、对称轴、渐近线等关键要素,令人耳目一新——“原来数学课可以这么上”!
绍兴市高级中学王伟波老师作了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关注思维发展”微专题分享,他从对于数学核心素养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落地”“伸展”导入,以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观为基础,通过对近五年考点考查情况分析和2024年全国卷16题试题的详细全面分析,组合自己多年高考复习教学经验,给出“以学生为主体,练运算基本功”、“以教材为蓝本,助思维生长”、“以考题为主线,拓素养提升”等备考策略和教学建议,最后指出高考数学复习应不以解题为目的,紧紧围绕“学方法”、“悟结论”、“会迁移”,由解题到解决问题。
宁波市鄞州中学杨洁老师作了题为“重视回归教材,推动考教衔接”微专题分享,她以2024年新高考卷第19题为例,诠释了“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要遵循课程标准,坚持科学素养导向,打破‘以纲定考’,实现‘考教衔接’”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要求,强调数学教学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抽象其数学本质,形成其知识体系,发挥其教育价值”,努力实现四个回归:回归基本知识(为简化“研究对象”找方向)、回归基本经验(为开辟“探究路径”找入口)、回归基本思想(为厘清“解题思路”找通道)、回归基本技能(为选择“算法流程”找出口),最后提出自己的几点教学建议:挖掘教材价值,确保“教不跑偏”、
把握高考导向,确保“学不脱节”、倡导科学评价,确保“考不超标”。
绍兴鲁迅中学金晓江老师作了题为“例谈近几年全国高考对称性的考查”微专题分享,他结合自己近年来对高考的深入全面细致研究,以“对称性”为专题,展示了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考查对称性的“第一阶段抽象函数”、“第二阶段具体函数模型”、“第三阶段复杂函数(超越)”、“第三进阶阶段超越函数变形转两个函数”等四个涉及不同角度和层次的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考查特色,指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自己的相关研究思考提出了下一个发展的方向:新定义曲线的对称性、平移对称性求解函数最值、数列的求和问题与对称性融合、反函数与反比例融合隐对称性、概率统计的对称性,最后他总结了研究对称性问题的三大系统联系:几何(结构)直观、函数解析与代数翻译(抽象定义)。
在六位教师的展示与分享结束之后,工作室导师陈柏良作了题为“丰富的思维逻辑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精到点评剖析。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六位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骨干)的精心准备、精彩呈现与精华分享,各有特色,着眼根本,切中要领,接着圈点了每位分享者课例与讲座中的关键点、闪光点与独特点,最后从“悟而知之,不断迭代知识体系”、“教会思考,不断丰富思维逻辑”、“优化结构,不断发展数学素养”等三个方面,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与高考复习应当教会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之路上“拾级而上”,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再到“悟而知之”。他强调数学教学一定要给学生“悟”的机会,让数学思维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自然生长,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进而丰富和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数学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数学学科的结构,从整体单元、数学思想、原理方法等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和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用心设计教学,开展教研。
作为本次研讨活动的“压轴大餐”,工作室导师吕增锋作了“做有趣的研究,让双眼焕发光彩”的主题讲座。作为省内外富有适名度与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吕老师在数学教学、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到的特色与成就。他结合自己“了解课题——接触课题——尝试课题——主动课题——系列课题——集群课题——收获课题”的教科研经历,给工作室成员和参加研讨活动的全体教师以深刻启发:只有所做的课题研究是“有趣”的,才能让原本大家以为枯燥的研究变得“光彩夺目”。
工作室导师陈柏良在研讨活动最后总结阶段说,非常感谢各位专家、骨干的分享,非常感谢各位与会嘉宾和教师,莅临美丽的西高,一起共享“学术盛宴”!希望在西高这块“学术热土”上,可以集聚起数学教学研讨的“巨大气场”,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更具有“爱和面子”,让教师自身和学生都“更感幸福”。
前一篇: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后一篇:感恩:人心隔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