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2024-11-14 14:14:22)
标签:

图片

教育

文化

分类: 教育理论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最近在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一书,书里包括仿射几何、射影几何、几何公理体系等内容,特别是包括了帕斯卡定理的一般证明方法(用射影几何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射影几何学是一个美不胜收的数学分支。首先我们看帕斯卡定理:圆锥曲线上的六个点 ,设直线  与  交于  与  交于  与  交于 ,则 ,, 共线。如果用传统的综合几何的方法,或者即使是解析几何,那么就算在圆的情况下,这个定理也不甚好证。更要命的是,这个定理涉及的情况太多了,比如这里说的圆锥曲线可能是椭圆、抛物线或者双曲线,六个点的顺序可能多种多样,再有可能出现某两点合并为一点的情况。要对以上各种情况逐一证明,纵然不超出普通人的能力,也超出了普通人的耐心。然而,在射影几何的情况下,以上所有情况都可以纳入到统一的证明过程中去,至简至奇,真是数学之美的最好例证。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其中图(3)中的绿色线是过重复点  的直线,即切线。以上三图,即使对于椭圆来说,也远远没有穷尽这个定理的全部情况。

从上面的介绍还可以看出一点:即使是只给出圆锥曲线上的五个点而没有给出整条曲线,我们也可以做出该曲线过已知点的切线。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极点、极线的。有的书上这样定义极点极线:过一点  向圆锥曲线作任意割线,再过割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作切线,每两条这样的切线有一个交点,这些交点的轨迹称为点  的极线,点  称为该极线的极点。而另外一些书上却是用调和比或完全四边形定义的。而奇妙的是,这两种定义方法是等效的。下面的图中,, 是两组切线的交点,, 是同样点上两组割线的交点,显然  和  是一条直线。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绿线是切线,红线是与点  对应的极线

另外,我们已知二次曲线

上点  的切线方程为

而切线与切点恰是一对极线极点。我们高兴地看到,任意点 (不一定是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极线方程,形式上和前面的切线也是一致的。

最后,我们看一个简单点的例子。我们知道,对椭圆和抛物线来说,如果给定曲线外一点,总可以作两条切线。但是在双曲线的情况下,却有可能无法做出切线或者是只能做一条切线。前者是所给点为双曲线中心的情况,后者是所给点在渐近线但非中心的情况。另一方面,直线如果和椭圆相交,一定会有两个切点,而如果和双曲线、抛物线相交,则可能只有一个交点:当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或者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

阅读:《高等几何》(梅向明等著)

但是在射影几何看来,以上各种情况没有任何区别,以双曲线切线为例,从一般的曲线外点,固然可以做出两条切线,而当点在渐近线上时,可以认为渐近线本身就是一条切线,切点位于无穷远处。对割线的情况,如果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或者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则一个交点是普通点,另一个交点是无穷远点。就是一个简单的“无穷远点”的引入,全部结论和谐统一。

应该说,射影几何的观点比较是比较难懂的,要学会学好,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能始终停留在原来的境界;二是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另外一个启示就是,虽然数学是美的,但是如果你不付出一定的辛苦,就无法体会到,而你学得越是深入,就越能领会到其中的简洁、奇妙、统一、严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