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版)
(2013-12-11 16:20:39)分类: 课题研究 |
立项号 |
XKT2013872 |
课题名称 |
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
负责人 |
陈圣东 |
所在单位 |
陕西省宁陕县蒲河九年制学校 |
新浪博客地址 |
http://blog.sina.com.cn/u/1550369485 |
课题组参与成员 |
杜娟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本文所讲的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教学新课之前,预先了解学习内容。摸清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和疑难问题,这样就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及时弥补,听课起来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解和思考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中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 1.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介绍预习方法。 (2)指导预习方法 4.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 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巧用评价激励机制 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预习习惯;方法指导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教学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研究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中学生数学学习课前预习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3.文献研究法: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自主学习兴趣和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研究课题前期论证(2013年7月——2012年8月) (1)组成课题实验组; (2)课题组成员学习; (3)构建课题目标,确立研究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完成课题申报书 (4)制订实施方案。 2.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 (1)进行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调查分析; (2)围绕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定期进行研讨、课堂观摩等活动; (3)撰写教学案例、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 (4)积累研究资料 3.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 (1)完成中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现状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 (2)构建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究。 (3)撰写有关培养中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 (4)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成果送审。 人员分工 陈圣东:主要负责以八年级为研究主体,以教学实践为主要方法研究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杜娟: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再次讨论,准备研究所需资料和校本研讨工作。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形成关于中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方法与过程探究的论文。阐述对于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一些方法步骤。 2.随笔:记录在本课题的探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理论依据和心得体会,为后面的继续研究和教育教学作参考。 3.设计:附本研究过程中的问卷调查表以及具体分析统计表,反映目前我校八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现状和习惯培养后的具体情况反馈。 4.课件:与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相适应的研究性课件以及探究性教具。 5.叙事:在课前预习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典型教育叙事,为后面作参考。 6. 教育案例: 课前预习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典型教育案例,为后面作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