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录】西江河特记:刘清泉留言

(2021-12-09 11:01:34)

西江河特记:刘清泉留言

.

杨然/文

.

125日晚上,我将随笔《西江河乡村诗歌节》转贴到各群,很意外在“取镜框(土豆)群”读到了刘清泉的留言:

“来去匆匆,惜未来得及向杨然老师问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与席永君、谢祥林等友在邛崃拜见您……

真的没有想到!确实太意外了。

在诗歌节,我读到了刘清泉写姚家渡的诗歌,还听到了这首诗的朗诵。在诗集《姚渡以诗为证——诗意姚渡人文客家》获悉了他的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沙坪坝区作协主席,《重庆诗刊》主编,等等。

我马上发出加微信好友的信息,便有了以下简短的对话,是从晚上将近十点钟开始的:

刚回到重庆……”他说。(是的,他们路远,辛苦)

我午餐后即开车回了冉义”,我回复。(唉,我不能跟年轻人比,提前离会)

就是。我不喝酒,所以不敢桌巡敬酒。午餐后遍寻不见,遗憾了……”(他在“遍寻”时,我已经在高速路上)

后会有期!”他说。是呵,后会有期。

那天晚上,他是最后一个到达“顺河居”的,没有赶上大家的聚餐。李龙炳用一碗热气腾腾的煎蛋面安顿了他。“清泉”,他在吃面的时候,我走去招呼了他一声,并且递上了一支烟……

后会有期……

遂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夏天,谢祥林他们来到了冉义,我们有过一次见面。之所以用“谢祥林他们”来称呼,是因为我现在记住的就剩下谢祥林了。但还记得,我为他们还给住在城里的临邛诗人陈瑞生写了个介绍信,他们后来就去了邛崃城里。

另一位临邛诗人席永君后来也讲起过他们到访的情形。

1996年夏天,我在都江堰参加校长培训,便抽空去了一趟水电学校,对谢祥林进行回访,他在那里任教。当时还见到了也在那里任教的张起,他是作家张天健先生的儿子。张天健先生跟我是“忘年交”,诗文交往甚密。所以见到张起,很亲切。我跟他们见面后,就上了玉垒山,在那里接受文佳君马明林他们的啤酒款待。

八年后,忽然接到谢祥林短信,他是来约稿的。我的一首诗,叫做《从儿时的小学门口走过》,就刊登在了四川的《当代职教生》2004年第1-2期合刊上。他还给我寄来了10元稿费。自那以后,我们就失联了……

谢祥林后来给我打过一次电话,说是有机会跟哪个见个面,喝个酒,但我已经退休,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这次诗歌节上,我们竟然重逢了。他称我为老师,真是惭愧得很,因为我没做过什么,对刘清泉,对他们,对他们的诗歌。我很感念他们还记得我。或许,我对他们做过的,可能就是在冉义请他们喝过一次酒,至多就这样。凭了我的介绍信,陈瑞生席永君在邛崃城里接待了他们。就这些。当时他们还是大学生,接待他们远道而来,应该。

这次诗歌节,有一项重要活动,叫“成渝双城乡村诗歌论坛”。因此,无论重庆诗人还是成都诗人,在诗歌精神上,都是主人。只有在属地范畴的意义上,他们才是客人。而刘清泉对我而言,要算“遥远的朋友”了。

“后会有期!”凭了这次重逢,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我会予以期待。

杨然2021128日记于碧波苑

[]此文为《西江河诗歌节散记》之

【诗人录】西江河特记:刘清泉留言

1为刘清泉(左四)与敬丹樱、李龙炳、金铃子等成渝两地诗人在一起交谈。

【诗人录】西江河特记:刘清泉留言

2为陈建、敬丹樱、李龙炳、金铃子、刘清泉、李元胜、吴向阳、曹东、李敢等诗人在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