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录】西江河特记:李元胜话酒

西江河特记:李元胜话酒
.
杨然/文
.
12月4日入住龙王村“顺河居”。晚餐,重庆、绵阳、都江堰等地诗人坐了一桌。没想到重庆诗人李元胜能说会道,当李龙炳说他的酒是“浓香型”时,就打开了李元胜的话匣子。
我是第一次在酒桌上听诗人如此滔滔不绝话酒。所谓酒话连篇,不是的,他不是酒话连篇,因为他酒量并不大,但善于品酒。酒量小,恰好有利于保护味蕾。他的话酒出于见识,所谓见多识广,他正是这样。
他呷了一小口“龙炳酒”,立刻说出了酒的度数和品质,并对“龙炳酒”的香型进行了矫正和规范,“这是小曲清香型”。他娓娓道来,丝丝入扣,说得李龙炳口服心服:“李元胜纠正了我多年来的错误!”
由此引发大家对“龙炳酒”的话题拓展,诞生了“龙炳烧”等几个酒类新名词。在这方面,金铃子等诗人彰显出特别盎然的兴致,我感到重庆诗人的酒量如果跟成都诗人较量,恐怕他们会占上风吧。
李元胜讲了许多酒香的趣事。浓香、清香、酱香,茅台、郎酒、五粮液、国窖,这些美酒的种种故事,宛若涌泉一样从他嘴里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真是一环接一环,让人“耳不暇接”。
“请L喝酒,最好不要用茅台,他会喝掉五六瓶的!就用幺五七三……”李元胜的话,是实事求是的。L的酒量,其实是重庆诗人的酒量。他的著名诗篇《重庆书》,有美酒的功劳。“你到邛崃,请你喝文君酒”,有一次在成都,我对L如是说。“那好,我自己可以喝一斤……”哦哟!我当时就惊呆了。却原来,他的话还是打了折的,岂止。
“请A喝酒,喝够三两,我就要把他的杯子拿掉,不准他再喝……”李元胜是在保护他。这个,我知道。A曾于1991年夏天来过冉义,当时喝酒,他和孙建军用土巴碗把我灌翻,他们继续喝,“白的黄的,我们喝到下半夜……”孙建军事后告诉我,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元胜特别讲到了汾酒,把大家带进了中国美酒的原乡。讲到了“中国酒文化”和他主编的《茅台》新书。我恰好坐在他旁边,两只耳朵始终立起,印证了“酒不醉人人自醉”这一说法,是他的话酒醉倒了大家,也醉倒了我。我跟吴向阳等诗人频频举杯,也确实醉了。
杨然2021年12月6日记于碧波苑
[注]此文为《西江河诗歌节散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