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鉴《李霞的诗》(12首)

(2021-07-20 15:07:53)

李霞的诗(12首)

.

[诗观]

个性危机是艺术危机的永恒困扰之一。大量雷同类同诗歌的出现,对诗歌的打击无疑是摧残性的。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修养学识经历,还有性格气质心理,还有男女老少,还有高矮胖瘦,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写的作品大同小异呢?他们的灵性,创造性,任意性,想象力,唯我性,独立性,判逆性甚至破坏力去哪儿了呢?新,奇,特,怪,去哪儿了呢?强调个性,保持差异,张扬主体精神,是为了拒绝平庸,追求超越,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

《水墨画》

.

云动员山出演

没想到

舞台只是白纸一张

.

《她说》

.

见一树树花就想去摇摇

可她并没有起身行动

她知道有风

.

《因为你在》

.

所以我来

好玩的人,喜欢搞些好玩的事

你说呢

.

《两条人命》

.

背后看,迷死人

当面看,吓死人

如果,侧面看呢

..

《三月》

.

刚刚栽上的树

三根棍顶着

有的还打着吊针

.

《忧患》

.

墙迟早会倒塌

包括路

及风

.

《高铁》

.

雷声一闪就消失了

仿佛梦里

巨龙

.

《子在川上见》

.

鱼没有水,会死

水没有鱼,更清

.

《苍茫》

.

茫茫雪野里,几粒散落的芝麻

在移动。我只能远远地想着

北极狗拉雪撬的事儿

.

《露珠》

.

泪出现时,泪光几乎同时

出现。但她一直没有说什么

.

《树风》

.

他拉住她的手不放

她还是慢慢挣脱了

.

《执念》

.

仿佛的佛,与佛禅的佛

是一个佛,可我总感觉

佛像的佛才是佛

.

[作者简介]

李霞,诗人,评论家。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做过师范教师、党报编辑、企业报负责人,现为河南工人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委,香港《当代诗坛》编委。网络诗选《汉诗榜》的策划者与主持人。《汉诗观止》的撰写者。出版有诗歌及评论集《一天等于24小时》《分行》等。

[品鉴]

李霞的诗,十二首,首首都写得即内敛又辐射,得益于诗人丰富的学识、多元的艺术薰陶、敏锐的捕捉与精心的构思。仿佛他的灵感不约而同都定格在诗歌蒙太奇的瞬间场景上,无论抒发幽思、叙述事理还是流泻情愫,都遵循了内核摄取与情节融合的浓缩方式,在言语上以少胜多,在意境上以小见大,因而每每都产生了意犹未尽与余味无穷的诗意效果:《水墨画》的敏捷灼见、《她说》的独到点穴、《因为你在》的幽默机智、《两条人命》的意外指点、《三月》的深度关注、《忧患》的冷静预见、《高铁》的特殊观感、《子在川上见》的另类哲思、《苍茫》的意象拓展、《露珠》的深沉体察、《树风》的情景隐喻、《执念》的醍醐灌顶,都寥寥数语,却像电影、小说一样从眼前放映、翻过,令人耳目一新,获得不可预见的阅读快意,显示出诗人非凡的写诗功底。他写的是小诗中的大诗,在我所知道的“第三条道路”诗人中,其精湛的艺术风格,独此一家。

(杨然)

品鉴《李霞的诗》(12首)

诗人李霞(图片选自2021年《第三条道路》作品第27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