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录】向以鲜《山中问答:火》

向以鲜的诗
.
[诗观]
“诗歌是写给自己和神倾听的,同时也是写给万物倾听的:经天纬地谓之文,光风霁月以成诗。诗人是殉道者,须拥有这样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汉语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诗歌高于一切,高于梦想,高于太阳,是另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就像里尔克在《灵光中的佛》所赞美的那样:一切中心之中心,核仁之核仁。
.
《山中问答:火》
.
1
.
苏门先生
嵇康来山中寻你
十二个季节
一千多个日夜
为你汲取泉水
驱逐虎豹
并把每一片乱石
都擦得铮亮
比明月还要亮
时间好快
又要降霜了
.
2
.
孙登望着
碧玉一样的暮色
将右手食指弯曲
噙于口中
在唇齿之间
构建一道奇异的
声音河谷
只需从最里面
从肺叶的翕张中
嘬取一股清流
轻轻吹
吹向云霄
吹向昏浊的时代
万籁俱寂时
我作鸾凤鸣
.
3
.
苏门先生
三年啊
你从未对我说一句
哪怕只是
哪怕一个字
我就满足了
难道
那高亢的纯音乐
不可方物的口技
就是你和我
你和世界交谈的
唯一方式
.
4
.
孙登收回
放浪形骸的思想
目光落在嵇康
瘦削空旷的脸上
专注又陌生
仿佛从未相遇
洞察的力量
无形的审视之刀
以沉默的锋
磨亮万物
.
5
.
芒刺
嵇康第一次感到
再强大的心
也是可以刺穿的
秋夜冷落
山中如遗世
银色镀满虫声
落木萧萧
嵇康转身作出
一个决定
.
6
.
背上琴囊
像三年前初入此山那样
他知道这儿
有一把绝无仅有的
独弦琴
却能演尽无常繁响
稽首叩拜
强忍住悲伤
高士不容泪水
打湿岩石
.
7
.
孙登再次抬起右手
嵇康知道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他甚至看见了
丰沛的漩涡
正在汹涌
但是这次
他听见了
一个字
.
8
.
晦涩的秋壑
开碑裂帛
火!
.
9
.
嵇康与孙登对峙
像两座青峰
两柄宝剑
两棵枯树
两个孩子
两尊神
两朵
火
.
10
.
亲爱的叔夜
你见过火吗
今夜我们将永别
此生不会再见
没有什么堪馈赠
叔夜
火是我们唯一
永恒瑰宝
葱茏的林木
皆无比短暂
.
11
.
时光熠熠生辉
苍山如大海升沉
嵇康心中激荡着
以三年青春岁月
点燃的火
是啊
得重新认识
这跳动的炽热花朵
以木石 纸帛 金属
影子 灵魂 星宿
寄身的火
.
12
.
黑暗收藏着种子
灰烬播洒光明
燔悟之火是如此美丽
燧石凿取灼灼诗篇
恰在此时
响彻古今的
鸾凤之音
从高处
镕金般倾泻
山鸣谷应
并在霜晨
和嵇康眼底
擦出大火
.
[作者简介]
向以鲜,诗人、四川大学教授。有诗集及著述多种,获诗歌和学术嘉奖多次。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同仁先后创立《红旗》《王朝》《天籁》和《象罔》等民间诗刊。
[品鉴]
这些场景、这些细节、这些意象,来源于古代一位竹林七贤领袖,他花了“一千多个日夜”, “汲取泉水/驱逐虎豹”, “把每一片乱石/都擦得铮亮/比明月还要亮”,终于看见了“无形的审视之刀/以沉默的锋/磨亮万物”。
这首现代汉语纯诗从诗人著笔记述开始,就注定了它的阳春白雪宿命。在林林总总现代诗中,拥有这种曲高和寡殊荣的作品是极其珍贵的。一千七百多年前长啸山林那场“子识火乎”对话,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读得到的古代传奇人物孙登的“唯一文字”,因为他的《老子音》等著述皆已亡佚。相比之下,嵇康的《广陵散》虽已绝响,但他的文字,包括《幽愤诗》“永啸长吟,颐性养寿”等等,留下不少。
诗人向以鲜独具慧眼,抛开他们众多传说奇闻不提,但说那场影响深远的奇绝对话,以高超艺术再现中国山水人文的魂魄真髓,用诗性恒定古今智者入世待事的真理,他完成的是一个天道难题,让诗歌穿越时空,使神圣的文化轮回得以深刻的伦理返照。
诗人的叙事技法炉火纯青,用了最简洁而精准的语句将那些本已模糊的情节其诗情场景化、其诗意细节化、其诗境意象化,还原了他们的处世本色和思想内涵。我极其赞赏这首高端之诗,因为胸怀天地,所以携带玄妙而深切的真谛之音,洞穿一切,“从高处/镕金般倾泻/山鸣谷应”,不仅孙登“唯一的话语”做到了,向以鲜的这首诗,同样是做到了。
(杨然)
诗人向以鲜(图片选自2021年《芙蓉锦江》第22期《现代诗卷》栏目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