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广发证券借壳案
(2024-08-03 08:50:12)56.广发证券借壳案
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由于监管不力,打击力度不够,许多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动作时,往往存在着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的情况。只不过有的程度轻一些,有的程度严重一些,有的被暴露出来,有的隐蔽逃掉而已。我曾经有幸参加过广发证券借壳重组的案例,而这则“广发证券借壳”案,被业界称之为“中国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涉及到证券市场一些常见的舞弊黑幕,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值得我们追忆及反思。
2006年9月26日,延边公路公司000776披露广发证券拟借壳上市,公布换股方案并自该日起停牌,当我看到公告时已经没有机会交易了,内心感到一丝遗憾。未料到没有过多久机会就来临了,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延边公路股票将于2006年10月10日复牌交易,让我喜出望外,马上着手筹备好资金等待着这一天。记得那时,延边公路复牌后仅仅只交易了七个交易日,在2006年10月20日起便再次遭到停牌的决定。
出乎我判断之外的是,在延边公路恢复交易的那七天时间里,并没有象自己估计的那样受到股民们重视与追捧,股价平稳地在10元上下一带窄幅波动,没有出现任何热闹的异动景象。由于这是中国第一例由证券公司借壳上市的案例,普通百姓对此不太熟悉,不甚了解,“机会”非常公平地摆着在面前,大家一律都是机遇均等的,就看你认识不认识得到其内涵价值,敢于参加还是不敢于参加?结果绝大部分股民都若无其事,置身度外,没有选择介入,错过了天赐的这一次投资良机。
经过多次的磨练,此刻的我对资产重组的流程已经十分熟悉,得心应手,而且自身又在广发证券营业部交易多年,对广发证券的营运情况了如指掌,欣赏有加,因此感到胸有成竹,认为它今后的上升空间将会很大。那时围绕着10元的价格有不少议论,有人认为股价已高,参入没有什么意义。而我却认为高有高的道理,比起广发将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来说,目前的价格仍有十分大的潜力,何况由于它在券商类股票中属于小盘股的类型,将来必然有送股、配股的机会,值得投资。一个人学会准确的估值,是关系到他能否在证券市场里生存和壮大的必须条件之一,而我一贯重视对估值的研究和判断,因此自信心十足。
我意识到这是一次不可复制的良机,“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应该果断介入进去。考虑到公司既然通过深交所发布了几则公开的重组公告,属于形势已经明朗的白马案例,衡量再三,认为没有必要再亲自去调查。吉林的延边离咱们这里太远,来去交通确实不方便,何况自己手中的资金量也不大,犯不着兴师动众。于是径直动手,在10.10元和10.35元分两批买入延边公路,并劝告儿女们也参加这个行列。可惜他们患有“胆怯症”,无动于衷,命中注定了与广发无缘。
2006年10月26日,全体股东们对延边公路的股改方案进行了投票。这个送股为零的股改方案,由于引进来的“广发证券”实在吸引人眼球,被流通股东们毫无疑问地高票通过,我当然也是毫不犹豫地投上了赞成的微薄一票。然后,大家一厢情愿地等候着延边公路复牌的佳音,做着高收益的美梦。
世事难料,就在延边公路的股民们沉溺于喜悦之中时,风云突变,事先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涉嫌内幕交易的消息浮出水面。据云,董正青从2006年2月至5月,多次将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的内幕信息透露给其弟董德伟,董德伟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买入延边公路,账面盈利5000多万元。同时董正青又将内幕消息透露给同学赵书亚,致使赵获利101.73万元。
2007年7月19日公安机关对董正青等人正式执行逮捕。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审讯,2009年1月9日董正青案在广州天河区法院一审宣判。董正青泄露内幕信息罪成立,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人民币;其弟董德伟内幕交易罪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500万人民币;其同学赵书亚内幕交易罪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100万。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赵书亚和董德伟在法庭上先后发言,两人表现得十分激动,情绪失控,最后被法警强行带出法庭。而董正青更是大叫“凭什么不让我发言”,认为自己“有冤情”,不断地大声辩解。法官指示法警将其押离法庭时,董正青挣扎不肯离去,甚至在地上打滚,大声嚷道:“老子有话要说”。这段插曲之中隐现出来的是是非非,扑朔迷离,或许是咱们小股东们永远搞不清楚的千古之谜。
董正青几位被告之所以敢于抗争辩称的理由,是因为在广发证券借壳方案出台以前,重组协议的达成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谈判过程。由于涉及的相关中介部门太多,时间过长,已经是惊师动众,知道内情的人数一大串,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的七大姑八大姨,知道内幕信息以后悄悄买进股票,管理层怎么可能查得清楚呢?难道利益集团那样傻瓜,就简单地动用自己的名字买卖吗?难道他们不会分仓吗?他们不会采取隐蔽、聪明的方法来对付吗?
何况坊间早有媒体对广发借壳事项作过预测,也有股评家和股东在网上公开表达看法,因而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的信息了,何谈个别人的内幕交易呢?死死在这一问题上大做文章,兴师动众,以其领导人出问题为理由,而禁止广发公司三年半时间不能资本运作,其内在的实质原因,恐怕不是普通百姓想象的那么样简单,一直为许多业内人士所疑惑。
不必讳言的是,当时归属国家性质的中信证券和民营性质的广发证券摩擦不断,都想争夺行业老大的位置,是否故意借此打压和拖延广发上市,以给中信证券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机,这无疑是一个疑问?真是各有各的理,搞得大家莫名其妙,莫衷一是。就在广发证券因官司而停滞不前,毫无进展的三年半时间内,中信证券又是上市,又是快速配股、融资圈钱,十分顺利地速战速决,如愿以偿地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当仁不让地做成了中国证券业界的第一把牌子。无可争辩的事实,给上述“官司起源于行业之争”的论调,增加了难以否认的说服力。
为此,延边公路一直被迫停牌,全体流通股东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连带着被无端“捆绑”,关闭了一千多天,不能动弹,无法交易。面对扑朔迷离的僵局小股民们怨声载道,大家望穿秋水,天天翘首盼望股票能够早日恢复交易,怒气冲冲的骂人之声不绝于耳。一直拖至2009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广发证券这才宣布借壳延边公路一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000776于2010年2月12日在深交所正式复牌,广发证券上市终获成功。我凭白无故地遭受了三年半时间的煎熬,以及旁人的冷嘲热讽,好在结局总算不错,过去的隐忍、憋屈和苦闷终于得到了释放。开盘几天后,我择机以55元多的价格全部抛售出去,获利的比例相当可观。由于当时绝大部分资金被困在其它暂停上市股里面,投入延边公路的资金量不算大,让人感到美中不足。
自此以后,我接受过去的教训,开始注重“滚动式”的操作方法。不象初始阶段那样全部满仓进、满仓出,而是争取在账户上剩余一部分资金,留有余地,避免万一有突如其来的新机会来临时,出现无米下锅的窘况。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