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版纳行记:(5)走在班章古茶山

(2011-04-30 11:03:37)
标签:

旅游

版纳行记:(5)走在班章古茶山

    从布朗山章家寨返回,走的是布朗山曼俄、班章到勐海的新路。山上的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可能进入雨季就比较难走,周围自然景观和原始村落都保持得相对完好,整天穿行在蓝天、绿树和古老的村舍之间,那种梦幻般时空变幻的感觉,让每位旅者都容易忘却了旅途的疲倦,更多的是及时享受眼前这些难得的自然大餐。
http://s5/middle/5c5ce4fbha21a1029f0a4&690

(掩映在古茶翠竹间的班章老寨)

   

    在春日正午热带的暖阳里走进曼俄古寨,这是一个古老的布朗族村寨,四面环山,周围都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寨里随处可见栽培了上百年的古茶乔木。由于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升温,这些千百年来毫不起眼的大叶古茶也成了抢手货。转眼之间走向致富的村民,也把原来的茅草房换成了瓦房,并且这几年正在急剧地向蓝色或青色的琉璃瓦房转变。看着蓝天白云下这一幢幢耀眼的漂亮的蓝顶瓦房,你很难想象得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布朗族村寨中。

http://s7/middle/5c5ce4fbha21a1aa81186&690

(树龄上百年的人工种植的大叶普洱茶)

   

    布朗族村寨按称谓分为“拥”、“曼”、“邦(班)”三种,“曼”是借用傣语,与“拥”同意,属于正式村寨,“邦(班)”虽然也有人建房居住,但不是正式村寨,无权冠以“拥”和“曼”之名,只能称其为“邦(班)”。这些奇怪的历来还得从布朗族独特的“乖脱”建寨仪式说起,称为“拥”和“曼”的村寨,是要通过占卜来确定具体位置,再由达曼或佛爷以米和鸡蛋供祭山神,在准备建寨的地方栽上几排木桩,用白线系住木桩连成网状,再由主祭人围着木桩念经、献水,祭祀山神、地神、树神。人们跟在主祭人身后跳建寨舞,分成两边握住草绳,围着初步划出的建寨范围,边舞边将草绳拉拢,如果草绳两端正好相连或者长出一段,那么说明神灵允许建寨,反之则不能建寨。

http://s11/middle/5c5ce4fbha21a21a13faa&690
   (路两边成片的古茶园)

   

    从曼俄老寨一路颠簸到老班章寨门口时,已不知不觉踏进一个古老的人工茶园中,斜阳下泛着诱人光泽的大叶茶从班章绵延到贺开古茶山。路边的村村寨寨都布满了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园,这里的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至今还保持着爱茶、敬茶、护茶、种茶、制茶、饮茶、售茶等完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布朗族称茶为“腊”,哈尼族则称为“诺博”,在这里“诺博”的含意并不是某种植物,而是代表虔诚的祭祀和奉献以及美好的祝愿,“诺博”即是奉献吉祥之物。站在贺开古茶园里“西保4号”的古茶树下,让人思绪纷飞,历史和现实都会无可争辩地告诉你这里就是大叶普洱茶的圣地!

http://s8/middle/5c5ce4fbha21a273bdca7&690(“西保4号”古茶树,保守估计树龄至少在600年以上)

   

    自古云南出好茶,云南是大叶普洱茶的故乡。在西双版纳布朗山到格朗和一带,直到现在都保存着两千年来完整的野生茶树和人工驯化栽培的古茶树类型。任何一种文化的遗存,总需有可触可摸具象具体的见证。那些根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说诸葛亮在南糯山上教少数民族种茶,毕竟是子虚乌有的攀附之说。历史典籍中这些墨写的谎言终归要发黄变脆,我们今天移交给未来的总不能尽是些愧对子孙的口说无凭抑或纸上谈兵。

http://s13/middle/5c5ce4fbha21a2b8346bc&690
   (青色的茶果,好象不是每棵茶树上都结果)

 

    美丽的布朗山总是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古老神秘的边地人文风情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带着远古的神灵的眷顾,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歇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