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火把节,酒歌声里又相逢。应武定县旅游局叶局长的盛情邀请,和昆明一群游山玩水、行摄四方的朋友一道再次走进武定白路火把节。
清晨,从武定县城出发,沿着新修的永武高速公路到猫街后往高桥方向走108国道。山路何止九弯十八拐,每转个弯,都是一道令人眼睛一亮的崭新风景。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群山在轻烟雾岚里若隐若现,窗外是飞驰而过的村落和袅袅炊烟,心里尽情地感悟和领略行将再次走进的白路那片高天流云下的乐土。

车到关坡梁子,四野都是逶迤的群山和满目的绿,阳光很静,洁白的云朵和酒歌声轻轻地从头顶飘过,水草的尽头白鹭在纷飞,路旁的欧式建筑是云南白药集团关坡良种基地。白路也许是因路而得名,或许是因命名者初临这里时看见蓝天白云下白鹭纷飞的景致而叫白鹭,而后来误传为白路。这里元初就是四川成都到昆明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曾经“嘉禾遍野,牛羊塞道”的场景,如今还随处可见。历史深深地刻在虚仁古驿道上的马蹄印,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回到那数千年来扑朔迷离的蜀月滇云中。

在白路乡政府的门口遇到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彝家拦门酒,这是外面客人到彝家过火把节最隆重的迎宾仪式,30多个身穿节日盛装的彝家少女,手捧盛满美酒牛角杯,唱着酒歌,款款敬酒。“远来的贵宾啊,四方的朋友,我们难相见啊,哪有相聚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敬酒......“,接着就是:“喜欢呢你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心里的话用歌声表达到这种地步,前来过节的客人不管怎么说都得喝下这杯酒了,难怪人人都在感叹,不到白路不知道酒量小。

下午的火把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年年都是在离乡上不远的火把山上举行的。成千上万穿着五颜六色节日盛装的各民族同胞像潮水般涌上火把山,放眼望去,眼前便是各民族服饰织成的花海、色彩的世界,人潮如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尽情地唱着、跳着,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都聚在一起,喝不完的彝家酒,吃不完的羊汤锅,唱不完的彝家歌。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激情,满山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高潮迭起,在蓝天白云下久久回荡。最扣人心弦的是斗牛比赛,斗牛场四周里三层外三层都围满了观众,高高的树上也爬满了小孩,同来的几个朋友我连影子都找不着,这是一年中方圆百里内最盛大的节日。

晚饭是在乡政府大院里青松毛上席地而吃,在悠扬悦耳的酒歌声里,盛装的彝家少女端着一杯杯香醇的彝家小锅酒给客人敬酒,“武定那个小锅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啊你请喝,不喝尼莫走”,“小小酒杯团罗罗,小妹端酒哥来喝,爱说爱笑我俩个,交杯小酒我俩喝”,这一份真情,这一份隆重,容不得你半点的推辞。罗婺美酒牛角杯,一口一杯二两八。三杯过后,两眼朦胧,周身火辣。熊熊的火把燃起来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围着火堆一圈又一圈地跳舞狂欢,跳得汗流浃背,跳得地动山摇,跳得天旋星转,跳到通宵达旦,把一年来山里久蕴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畅、超俗绝尘。

蓝天与青山相济,白鹭与彩云齐飞。曾经半辈子沉浮进出白路的彝族作家杨树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白路是一幅画,是一本厚厚的大书,只有从这画这书里走进去又走出来的人,才是大彻大悟白路的人”。按杨老师所言,蓦然回首,我已连续三年走进武定白路的火把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