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介绍:郑立平——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2012-09-01 13:33:08)
标签:
杂谈 |
郑立平——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本人按:郑立平:特级教师,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创始人,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教育部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山东省班主任研究会常委、同时兼任《成长》杂志、《教师之友》、《班主任》等杂志特约编辑(通讯员)。 】
轻轻回首,在已走过的20年教育历程中,20年的班主任生活无疑是最珍贵、最深刻的足迹。我留恋这些充满快乐、幸福与烦恼的日子,因为它们使我备感工作的美丽、生命的真实。
和班主任岗位相亲相爱
1996年的一天午后,我正要骑车外出。在甬路上和一位学生打招呼的声音刚落,忽听身后一位学生问:“老X,您要出去?”语音清脆而特别,把我和往来的学生都惊了一跳。我停下来,周围很快有不少学生围拢过来。虽然前段学生中盛行过起外号,但是给老师起不雅的外号,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呼叫,这也是大年初一——头一回。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称谓,我满脸恼怒与尴尬。那位“大逆不道”的弟子茫然无措地站在路中,那些伫足观望的学生似乎专等着看我怎么处理。怎么办?发火,狠批,揪他到教导处,叫家长?……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迅速地调整思维角度,盘算着处理的方法。忽然,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批评是不是教育的目的?还有没有什么方法比批评更有意义?
我左手一摸自然卷曲的头发,右手轻轻拍了拍那孩子的肩膀,慢慢地说:“好小子,你可真行!虽然我听着不雅,但你抓住了老师的外貌特征,还很有些创意呢!老师希望你以后更有礼貌些!”那学生似乎还没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有些哆嗦地辩解说:“老——老——老师,其实同学们都感到你特别亲切!我也是觉着亲切才那样叫的,以后再也不敢了……”没等他说完,我接着安慰道:“不要紧,我知道你也没有什么恶意。如果你真的感觉这样亲切,就尽管叫好了。”说完,我扭头走了。
此事很快就被我淡忘了。但说来也怪,那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竟从此文静了许多。好多年后的一天,我忽然收到他从大学寄来的信,打开一看,里面的文字让我顿觉温暖。他在信中说,那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使他第一次懂得了老师的胸怀,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宽容。
——从生命的个体属性说,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孩子们之间可以叫外号,成人之间可以叫外号,熟人之间如同学、战友等往往非得叫外号才显得亲切,那么我们的学生善意地叫老师外号也无可厚非。如果能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以尊重、博爱之心为孩子们开辟一处自由、平等的人性“绿洲”,那么我们的班主任生活也就更加轻松、自然而幸福了。
2008年冬天一个周六的晚上。
“你是郑立平吗?我是你班学生XXX的家长。”“是,我是郑立平,你有事吗?”
“当然有事了,没有事找你干啥?”“有事咱们慢慢说,你先别发火。”
“发火?我还想去揍你呢!我看你简直瞎眼了,你这班主任怎么当的?”“我做错什么了?你慢慢说,是我的错误我一定向你道歉。”
“道歉,道歉已经晚了,我要去教育局告你……”不管我怎么解释,对方的声音越来越高,话也越来越难听。这位喝醉酒的家长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着、骂着,我无奈,有些气愤地偶尔回应一句,但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妻子多次过来夺手机让我挂断,我坚持着,忍耐着……足足四十分钟后,电话那头终于沉寂下来。
——这是我20年班主任生涯中,与学生和家长打交道的真实一幕。或许有人说我脾气好,其实不然,年轻时我脾气特别暴躁;也有人多次劝,何必受这份“洋气”,当个班主任有什么意思?但是,我一直快乐地做着班主任,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一些小事,只不过是小插曲,为我沉闷的生活添点乐子。
宽容与忍耐源于热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爱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不敢说自己“知”,但自认为是属于“乐之”的那一类。太多的劳累、委屈,甚至危险,使我有时也发发牢骚,家人也多次让我不要再做班主任,但是我一直在坚持,20年教师20年班主任,对这份职业的痴迷已经深入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我坚定地认为,一个教师如果不经过班主任的锤炼和打造,无法走向成熟,更不用说优秀甚至卓越。
虽然说自己是带着梦想走上教师和班主任舞台的,但是冷酷的现实很快让我倦怠。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班主任工作特别烦恼,走进教室烦,见到学生烦,遇到问题烦,完成任务烦……有时,优秀教师的事迹也让我感动;有时,名师专家的报告也令我振奋,但是,真正让我顿悟,让我清醒的,是有一天忽然看到陶行知先生把教育看做“爱人”的论述。
极少有人因为喜欢教育,喜欢做班主任,才做了教师,当了班主任,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从21岁到60岁,我生命中最美好最宝贵的40年,都要和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依相伴,如果说这段特殊的“婚姻”是消极的、痛苦的,那么我的一生也就是灰暗的、苍白的。且不说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可爱的学生,就是为了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去“爱”呀!只有好好“爱”才能让我身心健康,感受幸福。
工作心态的转变,也使我的思维观念逐渐改变。特别是多年前一次参加学生的宴请,更让我彻底反省。那天,在座的六七个青年几乎都是当年我眼中的“差生”,有的爱打架,有的学习差,有的不听话……可毕业后,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成为个体老板,其中两个已是资产过亿。真是人生无贵贱,个性无优劣。我今天看到的学生身上的许多缺点,实际上是学生的特点,比如接受慢的学生往往做事很认真,爱说笑的学生往往做人很热情,小调皮的学生往往处理问题很机灵……这些特点,只要我们加以引导,完全可以变成学生的优点,进而成为他成长的支点。
于是,我开始怀疑那些名师。他们口口声声说,经过他们的努力,第30名的学生终于前进到第10名,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班级是封闭的,一个学生前进到第10名,那么必然有另外的学生后退到第30名。你的认识本身就是不平等。
于是,我经常会毫不犹豫地接收别人不太愿意要的顽劣或弱智的学生。
于是,我经常会专程走访那些所谓后进或问题学生的家庭,我经常会为一个学生设立特殊岗位或开设特色活动。
于是,我每接收一个新班,都会和家长约法三章:我绝不会因学生犯错而请你们到学校,如果请你到校,那是请你分享孩子进步的欣喜;我绝不会当着全班学生和家长的面对一个孩子评头论足,我对孩子的评语都会提前写出来送给你……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天生就有不同的起点,不可能也不应该设置相同的终点。正是那些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就这样,我对班主任工作愈加爱恋,从一个斤斤计较、牢骚满腹的青年,慢慢变成了一个在班主任岗位上自得其乐的人,变成了一个要以班主任工作研究为教育追求的人。我在其间投入了无限的真情。
品尝思考的乐趣
“怎么又是你?真是讨厌!你为什么又不交作业?”我瞪着眼,怒气冲冲地朝学生吼道。早已被我的愤怒惊呆了的学生,低头沉默着。“这些题老师没讲吗?你为什么老是不交作业?!”我的声音更大了,把学生吓得一哆嗦。
学生依然低头沉默着,半天,才怯弱地吐出两个字“不会”。“不会!别人会,你为什么不会?你说,你是比别人少吃了,还是少活了?”……
其实,学生不完成作业,有若干种原因。可能是想做而不会做,可能是因为对老师有误解而不愿意做,也可能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忘记做,还可能是因为偷懒而故意不做……而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可是,原来的我遇此总是武断地命令学生,甚至呵斥,打骂。
一个学生课堂写信的事情,如迅雷将我从梦中惊醒,给了我深刻启示。一天晚自习,我进教室检查,正好发现我最喜欢的学生刘树林(化名)在偷偷写信,便呵斥他交出来,可他死活不肯,我怒火顿起,一把夺过来将信撕得粉碎,然后把他拽到办公室,从纪律到学习再到希望……一通狠批,把孩子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颤。从此,这个原本与我关系最好的学生,开始有意躲着我,没有了欢笑,没有了生机,简直像变了一个人。后来,一次作业,批阅后我在其后面写上了几句关心的问话,树林的回答让我心惊:老师,现在很多同学都很讨厌你,因为一遇到事情,你从不调查从不研究,只会不问青红皂白地乱批!其实,我那晚写信,就是想告诉你这些……我汗颜,可是我已经给孩子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后悔晚矣。我又私下里调查了许多学生,树林说的是实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班主任,我怎么会连这个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呢?被动的“救火”让我忘记了思考、规划,机械的“忙碌”使我陷入了倦怠、麻木。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知识,以思想,以头脑生活的人,只想去“管”,只会去“管”,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少享受一个教育者的智慧、思考者的乐趣,更谈不上专业发展的幸福。
我开始细心梳理和思考班级管理的内涵,逐渐认识到,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这促使我不断成熟。比如,那时我经常告诫自己,进入教室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脸,遇到学生偶然的违纪调皮一定要耐心处理。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动辄火冒三丈、疾风暴雨。怎样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我想到了一个妙招——“表情监督员”。于是,我精心挑选了位于前排的两个聪明灵活的学生,来担任这一特殊的角色。我叮嘱她们:在课堂或班会上,看到老师情绪激动时,就赶紧摇手示意;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站起来,假装询问问题,及时用语言、眼色或手势等提醒老师注意……就这样,我比较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情绪,课堂上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的关爱和轻松的笑容。2004年,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学生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你怎么整天笑?”
现在,每做一件事情前,我都会比较认真地分析、筹划,力争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条理、有效益;每处理一个学生问题,我都会尽可能地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情况、个性心理等,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通过分析以往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经历,我总结出了“缓一缓,绕一绕,避一避,冷一冷”的十二字批评方针。这些原则和方法,使我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慈爱,越来越受学生喜欢和爱戴。
在实践中,我还认识到,“管”好比是低头苦走,而“理”就是抬头看路,就是有目的地学习,就是有深度地写作,就是有计划地创新,就是有步骤地实施。在多年坚持读书、反思、写作的磨练中,我逐渐学会了冷静思考、勇于尝试,我逐渐改正着暴躁、武断、盲目、机械等缺点和不足,不仅班级管理能力大大提高,理论素养也有所提升,已经有多部著作问世,几十万字的教育文章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国家报刊发表,不少作品被媒体转载,产生了广泛影响。
每天晚上,忙完学校的工作回到家,就是我开始总结每日工作心得和思考,沉醉书香与大师名家对话交流的时间。
班级就是班主任的自留地,就是班主任的后花园,想在里面种植什么,是自由、快乐还是烦恼、抱怨,都由自己说了算。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开出最美的花朵,我重新做起了学生,在大量的书籍中漫游,同魏书生交流,和苏霍姆林斯基“对话”,向朱永新“投保”,在《教育漫话》中欣赏,于《爱的教育》中徜徉……慢慢地,我眼前逐渐开阔起来。
我不仅自己读书,还积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每学期我班学生都有10本的读书任务。我虽然是一个数学教师,却帮助很多学生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了散文、诗歌、小说;我还积极动员家长读书,评选“书香家庭”已经成为我们班的一个特色活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家庭教育情况,向学生和家长赠书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有人说,读书可以使人高贵,我渴望我的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高贵起来,洋溢着书的香气、灵气和大气。
创造教育的幸福
你上学时,学习好吗?挨过批评吗?谈过恋爱吗?……这是我的班级牢骚会的一些提问。在这样温馨、自然、亲切的师生交流对话中,还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能解决呢?
确实,无论我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班主任工作的确很忙很累,可是能不能有所改变呢?经过细心总结和分析,我发现班主任纷繁杂乱的工作不外乎这么三类:第一类是事务性工作,就是班级的一些常规性工作和突发性事件处理;第二类是协调性工作,是指为拓展班级教育空间的诸如家校沟通、师生合作、同事配合等工作;第三类是决策性工作,主要指班集体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的设计与实施。这类工作直接决定着一个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基。
在这三类工作中,哪一类占用我的时间最多,耗费我的精力最大?很明显,是第一类。哪类工作相对来说次要一些呢?当然也是第一类。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即次要的工作占用了我最多的时间。这说明什么?每类工作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该学生做的我却不放手,该用心的我却不在意,该慢慢渗透的我却急功近利,这样,我必然深陷在班级杂七杂八的事务中不能自拔。
认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注意和家长沟通交流,把家长看成是自己最重要的同事;注意每接手一个班级首先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设计合理的发展规划,让班级和学生有目标有希望地发展。为了摆脱事务性工作的纠缠,我尝试着将班级事务转化成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把形式性的工作转化成经典的仪式,丰富其内涵,提升其价值,寻找其乐趣。班级管理一下子焕发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例如,出黑板报是一项班级常规事务,我经过认真思考开始尝试“班级事务竞标制”。凡班级的各种常规性大型事务,都实行团队承包制,即由班级的七个基本团队竞标承包;为防止出现某团队机会过多的现象,我们还规定同一性质的任务不能重复竞标……这样的竞争性操作过程,既激发了班级活力,又使大多数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主动发展。
我认为,一个学校要打造学校的品牌,一个班级也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哪怕一个很小的活动,坚持下去,就可能有无限精彩。我努力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先后尝试过双轨运行、自主管理,模糊评价、团队管理,事务竞标、经济管理,弹性惩戒、契约管理等多种方式;我用撰写、摘录、剪贴等形式,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了五六十万字的班主任知识储备库: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等,并编写自己的班本教材;我坚持“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了每天的“自信宣誓”“每日问答”“每日回顾”;促进家校沟通的班级QQ群,给家长的感谢信,“五语连心”评语卡,班级牢骚会,我来露一手,学法小论坛,好书推荐员,矛盾调解员,时政播报员,班级名人墙……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我努力营造着师生心灵沟通的精神家园。
回想自己的成长,从21岁大学毕业初涉教坛,到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到成为国家级骨干班主任、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组成员,尝试着著书立说、各地讲学;到2009年被评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创立的民间班主任研究团队心语沙龙发展成涵盖全国28省市、有三四百名教师参与、20多家媒体关注的民间学术组织;再到2010年成为山东省特级教师,评为“全国十佳(初中)班主任”……我一路辛苦一路欢歌,昂首走来。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热爱生命》)感谢优秀学生给我灵感,感谢后进学生让我锻炼,感谢教师职业让我感觉如此幸福!